电子报
电子报

人民网评:疏堵保畅,让经济社会动态循环

“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打通人流、物流堵点,放开货运物流限制,确保员工回得来、原料供得上、产品出得去。” 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有序复工复产提出要求,区域之间要加强上下游产销对接,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

企业复工复产,交通运输是“先行官”。2月中旬以来,江西、贵州、浙江、河南等地相继撤销省内全部或者部分道路疫情防控检测点,保证道路畅通促进企业复产复工。截至2月24日,已有27省份恢复省际省内客运班线或者包车。按照不同地区的风险程度实施差异化政策,逐步放开交通管制,对“封村”“封路”“禁行”等防控举措适时进行调整,是确保员工回得来、原料供得上、产品出得去的基础。只有打通“大动脉”,才能畅通“微循环”。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本文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转载目的在于学习分享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