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第1124期

本期导读

第01版:第01版

本版摘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校党委书记赵长禄主持大会,中央第五十四指导组组长靳诺作指导讲话。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会议强调了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要求紧紧围绕总要求开展工作,通过思想引领、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宗旨意识相结合,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赋予北航的历史责任,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上述文章的摘要主要讲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并对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进行了动员,要求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同时,会议强调了主题教育的意义和目标要求,强调要紧密结合高等教育特点、高校特点、干部和师生党员特点,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开展理论学习,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教师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会议要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并以空天报国、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交出北航人的答卷。 通过此次动员大会,全体北航人必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第02版:第02版

本版摘要

北航举行“新一代全数字化飞行器科教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相关企业代表出席。赵长禄书记表示中心要在一期全数字化功能实现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术新手段赋能平台建设,为科技创新、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硬能力支撑。中心揭牌后,还进行了北京市优秀毕业设计(团队)颁奖与展示等活动。 该创新中心是北航“双一流”二期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国内高校的首个数字化飞行器科教协同创新平台。该中心位于北航沙河校区,占地700余平方米,已建成体系级/平台级/部件级三层次结合、学院路/沙河两校区跨地域分布式联动、数字化软件与硬件环境相融合、涵盖协同设计区/飞行模拟器区/CAVE虚拟现实区/综合决策大厅等多个功能区域、集飞行器设计/实验/验证/仿真/对抗等一体的飞行器综合化数字实验平台。 该创新中心将促进科技链、产业链、创新链和教育链协同发展,充分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打造更加紧密、高效、有序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机制。未来将统筹北航航空航天学科群,形成集飞行器机体、发动机、机载系统为一体,贯通飞行器数字化设计、数字化验证和数字化试飞的科教协同创新中心。

第03版:第03版

本版摘要

这篇摘要可以将上述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北航教授水江澜致力于氢能技术的研究,针对氢气存储和转化等关键问题,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他发现了堆叠MXene材料具有令人惊讶的常温储氢能力,并提出纳米泵效应和弱化学吸附协同储氢新机制,发展了高容量MXene基新型室温储氢材料。同时,他还为当前实际应用的铂基催化剂提供了更精准的合金成份设计,助力降低燃料电池铂金用量,并提出了超薄壁纳米管催化剂构型,实现了铂基催化剂综合性能的突破。此外,他还致力于发展非铂催化剂,为将来彻底摆脱贵金属资源限制打下基础。他的研究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以及为全人类氢能事业的发展和祖国振兴贡献力量。

第04版:第04版

本版摘要

本报讯:我校邀请美国前宇航员唐·托马斯博士为师生带来题为《在太空中工作与生活》的专题讲座,托马斯博士分享了他曾经数次申请成为宇航员失败,经过曲折努力最终圆梦的经历,并展示了数十张太空中拍摄的珍贵照片,分享了他的工作和科研经历。讲座结束后,托马斯博士与宇航学院师生合影。 以上是关于唐·托马斯博士在北航做客并分享太空经历的新闻报道。 文章一:北航邀请美国宇航员唐·托马斯博士做客,为师生带来题为《在太空中工作与生活》的讲座,托马斯博士分享了自己在太空中的经历和感受,并展示了他在太空中的照片,引起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 文章二:新闻稿摘录:托马斯博士于1982年获得材料工程博士学位,于1990年被选拔为NASA第13批宇航员,并参与执行四次载人航天任务。他还曾任NASA在俄罗斯加加林太空训练中心的任务主任。从NASA退休后,他致力于青少年航天科普工作。 新闻稿内容:北航邀请了美国宇航员唐·托马斯博士做客,他分享了自己在太空中的经历和感受,并展示了他在太空中的照片,引起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同时,他还分享了自己在NASA的工作经历和科研成果。 总结:北航邀请了美国宇航员唐·托马斯博士做客并举行了一场关于太空体验的讲座,旨在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国内外科技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唐·托马斯博士丰富的航天经验对青年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