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第1100期

本期导读

第01版:重要新闻

本版摘要

中国政法大学建校70周年校庆日举办首届“世界法学家高端论坛”,论坛采取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来自全球的知名高校、国际组织机构、法学教育和研究领域的专家围绕“数字时代法学教育变革”展开研讨。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数字时代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未来发展趋势与变革举措,并就新时代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交流。该论坛将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学术和思想力量。中国政法大学将继续致力于加强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02版:观察与思考

本版摘要

以上两篇文章介绍了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开展的“大思政课”实践,包括思想宣传、政策解读、心理引导等方面。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传达疫情防控政策,引导学生树立重视疫情防控的思想,积极配合学校防疫工作,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 摘要: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大思政课”实践,包括思想宣传、政策解读、心理引导等方面。学校向学生传达疫情防控政策,引导学生树立重视疫情防控的思想,积极配合学校防疫工作,并开展一系列特色活动,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措施有力地支持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第03版:学府学人

本版摘要

这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中国古代涉外司法制度和涉外刑事案件审理的特点。古代涉外司法制度是历代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政治制度、对外政策紧密关联。涉外立法及司法实践反映了“大一统”国家“华夷一体”与因俗而治相结合的治理理念,明清涉外法律坚持国家法律的统一和严肃性,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涉外刑事案件的审理受中外关系的影响,历代政府对于司法主权的坚持,以及羁縻之道下的“因俗而治”的特点也十分明显。同时,中西司法交涉的碰撞与冲突也是古代涉外刑事案件审理的特点之一。

第04版:守望法大

本版摘要

这篇文章是作者张欣怡在分享自己作为中国政法大学校园记者的经历和故事。作者通过参与编辑策划官微、校报、校报副刊《鶵鸣》《深度对话》视频栏目等,以及担任新闻通讯社总编、编辑部部长等职务,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成长。作者认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深入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同时还需要克服自身的局限性和偏见,不断学习和成长。作者还分享了自己在采访和写作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感悟,强调了记者作为一种生活准则的重要性,以及自我映照在“表达”这面镜子前的重要性。作者最后表达了对校园记者的尊重和认同,并希望与更多人一起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