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5日,在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下,“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在我校揭牌并正式启动。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出席揭牌仪式。出席仪式的还有我校党委书记杨学义,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党委副书记文君,副校长钟美荪、金莉、彭龙。仪式由副校长钟美荪主持。参加揭牌仪式的还有来自汉办和我校各院系所的负责人、教师与学生100余人。
该基地是为了应对目前世界各国出现的“汉语热”,以及随着汉语国际推广事业迅猛发展产生的教师、教材的短缺和教法的不适用等问题而成立的。我校“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是全国首批成立的基地之一,首批基地分别在全国十所高校中落户。
党委书记杨学义在致辞中指出,国家汉办提出的“建设若干个汉语国际推广重点基地”的部署对于促进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地的政策研究、教材开发以及师资培训等项目将为汉语国际推广提供充足的动力和智力支持,成为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蓄水池和资源库。“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建设将为北外“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新使命增添新的内涵。
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在致词中表示,相信北外能利用自身在多语种教学和研究方面的优势,在汉语国际推广的过程中做好师资培训、开发教材等工作,把“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建设好,从而为汉语国际推广做出新的贡献。
随后,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我校党委书记杨学义共同为“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揭牌。
作为国家汉办首批基地的“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将依托我校43个外国语种的突出优势和第二语言教学、研究、出版的丰富资源,及其与世界各国知名高校的交流网络,致力于面向世界各非通用语种国家汉语推广的师资培养与教材开发工作,积极开展、推进北外汉语国际教育和非通用语种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海外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图书出版“走出去”工程等工作。
基地项目主要围绕教材开发和师资培养两个方面展开。教材开发一方面包括国别多媒体汉语教材和汉外/外汉词典,另一方面包括中外文对照的中华文化系列读本。师资培训分为针对中国学生或在职人员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和针对非通用语种国家本地的汉语师资进行的各种培训。两部分相辅相成。
此外,我校专门成立了学校主要领导为基地负责人的专门领导机构,并特聘国内外、校内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