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我校召开2009年教学工作会议

  本报讯我校2009年教学工作会议于8月29日隆重开幕。8月29日下午,大会举行了第一次会议。校党政领导陈其工、干洪、方友实、马健、汤斌、叶常林、汪奇燕及各系部书记、主任、副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系部教学秘书和教务处科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
  在第一次会议上,校长干洪作了《彰显办学特色,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讲话。他首先从应用型人才是大众化教育的必然产物、应用型人才的分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特征等方面阐述了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其次阐述了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三是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我校在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最后,他就如何彰显办学特色,促进现代大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要求。
  30日上午,大会举行分组讨论会。与会人员积极发言,畅所欲言,分别从专业培养方案的规范、专业方向的设置、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各系(部)相关课程的协调性、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审议,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在30日下午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各小组副组长向大会汇报本小组对培养方案审议的意见。然后,教务处处长柴阜桐向大会作了题为《加强管理,确保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的大会发言。会上,校教学委员会成员还通过投票方式审定通过了各专业培养方案。
  随后,校党委书记陈其工作了会议总结。他的总结共分五个部分:首先,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以及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要求确立并不断巩固我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工作,致力于追求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努力为科技进步、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第二,重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努力促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和谐发展;第三,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学校的性质、特点、办学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发挥优势学科特色,提升、改造弱势学科专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不断变化;第四,第二课堂有利于工程应用型人才素质的提高,要合理设计第二课堂的总体方向和整体结构,力求使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延伸、拓展、促进或拾遗补缺。
  干洪对会议后的贯彻落实提出了几点要求。(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