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学校召开纪念丁浩川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巨建国摄


  本报讯(记者闫冬)今年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我校老校长丁浩川诞辰100周年。9月27日,学校召开了纪念丁浩川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党委书记盛连喜,校长史宁中,党委副书记马尚,副校长柳海民,学校老领导周敬思,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付强,校长助理高夯出席了座谈会。离退休老同志代表、教师代表、机关职能部门代表、丁浩川亲属及学生代表等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盛连喜主持。
  丁浩川(1909—1961),河北完县人。1923年入保定第二师范学校读书,1925年加入共青团,1928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后在河北冀县、蠡县等地做小学教师。1933年因参加“左联”活动被捕入狱。193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于山西临汾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总队部宣传部部长。1938年底到延安,历任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宣传部编审科科长、陕甘宁教育厅副厅长、解放日报社通讯采访部部长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华北大学第二部副主任和教育系主任。建国后,1950年到北京师范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党总支书记、副教务长、教务长。1956年7月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1958年9月任代理校长直至去世。兼任中国科学院吉林省分院副院长、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曾先后被选为北京市区人民代表大会、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吉林省政协委员。
  座谈会上,老同志们深情地回忆了与丁浩川接触的一些细节,高度赞扬了他坚持真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关心青年学生成长、平易近人等方面的高尚品质。教师代表们分别从不同侧面畅谈了对丁浩川主张按教育规律办学、坚持高师教育正确方向、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等教育思想的认识和体会。丁浩川亲属对学校多年来对其家人的关心和帮助表示了感谢。
  史宁中在发言中说,丁浩川坚持了我校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尤其是他提出的把教育系办成师范院校的首系、把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以及带领青年教师开展教育研究,对我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丁浩川提出了教师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与现在素质教育的观点一脉相承,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育人,特别是对于师范大学来说,教师更要把教书育人作为己任。
  盛连喜倾听了与会人员的发言后,作了总结讲话。他说,今天的座谈会上,几代东师人聚在一起,从不同角度缅怀了老校长丁浩川的高风亮节,畅谈了他为我校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及其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办学的重要启示。东北师大之所以能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与学校始终有一批老先生自觉地、无所求地传承东师的优良传统有关,与一代代后辈能继承先辈们积淀下来的精神文化有关。目前,总结好东师的文化和精神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这是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也是学校上层次、上水平的体现。
  盛连喜说,丁浩川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不管他处于何种位置、何种环境,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始终坚持扎根于人民群众,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丁浩川的精神是延安精神在东师的传播,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丁浩川是一位教育家,他关于教育、关于如何培养人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如何办好师范大学仍具有指导意义。最后,盛连喜代表学校感谢老同志们对学校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一定要把前辈们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传承下去,把我校办得更好。
(与会人员发言摘要详见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