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
“学生读书工程”促进学生增智成才
本报讯 商学院2006级学生郑美荣,千里迢迢到上海证券公司参加招聘实习生的面试,没想到,在有众多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参加的激烈竞争中,郑美荣脱颖而出,最终被录用。郑美荣总结自己成功的秘诀时,她认为是学院开展的读书活动成就了她,是读书帮她改变了命运。
郑美荣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她在参加面试时,把在学院读书工程活动中读到的经典的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写在了自己的简历上,当考官看到后,为她通读了别的考生没有读过的专业著作而震惊和欣喜,于是便把她录用了。
商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后,不少学生课外阅读不知道读什么书,也不知道怎样读书。为了帮助和引导学生读书,提升学生的专业品位,促进学生增智成才,从2008年 4月开始,商学院策划并启动了“学生读书工程”。读书工程的推进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由学院老师推荐经济管理类经典必读书目100本,要求学生在四年大学期间有计划的进行选读,同时通过导师的辅导和有关读书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读书兴趣,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在全院形成“热爱读书、尊重读书、读书光荣”的良好氛围。第二环节是在专业必读数目的基础上,由学院相关教师推荐传统文化及思想政治经典著作100本,作为学生陶冶情操,获取知识,增长本领,提升品位的重要载体提供给学生有选择的阅读。
读书活动得到学生们的积极响应,有的学生按照老师推荐的书目购买图书,有的学生到图书馆借阅。一些难以购买和难以借到的书,学院就通过“舍书漂流”的形式保证学生有书可读。此外,学院在院刊、学院网站上开辟专门的版块,开通了专门的读书博客、读书邮箱,及时向同学发布“学生读书工程”的导师名单及必读书目,登读书小组及个人撰写的读书体会,多渠道打造“学生读书工程”的宣传、交流平台。
经济管理类的专业书难读难懂,而且经典著作又多为译著。为帮助学生读懂读透,学院一方面动员各专业的老师们为推荐书目写出书评,通过读书博客、读书邮箱等网络媒介向学生们介绍图书的内容、阅读的重点和阅读的方法;另一方面不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让研究生给本科生介绍读书的体会;再一方面请专业老师对个别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如2008级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高锋,在初涉《货币战争》这本著作时,满头雾水,毫无头绪,高永国老师针对高峰不懂的问题耐心地指导、启发,最终帮助高锋读完了这本书。另外,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