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国务委员刘延东视察我校工作
热烈祝贺学校百年华诞 希望学校积极打造中国能源工业精英教育体系









  本报讯 金秋时节,百年矿大收获累累硕果,火红十月,世纪学府迎来百年华诞。在学校百年校庆之际,10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来我校视察工作,热烈祝贺学校建校100周年。
  陪同刘延东来校视察的有,教育部部长周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骆琳,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江小涓,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陈盈晖,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副司长贾德永,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主任李万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副主任郑景奇等。在我校党委书记杨仁树、校长乔建永,副校长孙继平、范迅、姜耀东、王忠强,党委副书记朱书全的陪同下,刘延东考察了校园。
  刘延东首先考察了我校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听取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该实验室主任彭苏萍关于实验室建设情况的汇报,特别是在解决青藏铁路建设、六十周年国庆阅兵等技术问题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刘延东向实验室工作人员表示问候与感谢。她指出,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定位准确,围绕国家的战略需求将技术研究扩展到相关领域,成果显著。尤其是科研成果直接与企业挂钩,在产学研相结合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刘延东随后考察了全国首家以能源与安全为特色的科技园———中关村能源与安全科技园暨中国矿业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听取了科技园负责人孟国营关于园区情况的汇报。并深入考察了科技园区联合共建的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何满潮汇报了实验室建设成果,现场演示了实验室相关系统。刘延东向科技园区的全体工作人员为国家科技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充分肯定了我校创新科技园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做法,高度评价了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的成效。她希望学校通过建立科技园平台,充分吸引人才、加强国际交流,直接服务社会。
  在我校工矿泰斗孙越崎先生铜像前,刘延东深情回忆起了她与孙老的交往,对孙老的高尚品格和伟岸精神表示了敬意。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与实验中心,刘延东听取了机电学院吴淼对中心情况的汇报,并与正在进行实验的同学亲切交谈,询问了相关学习情况。刘延东希望同学们认清使命,负起责任,勤奋努力,掌握本领,积极投身国家能源事业,为祖国的振兴,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刘延东语重心长的讲话使在场的同学们深受鼓舞,赢得了长时间热烈掌声。
  校园考察结束后,刘延东与我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师生代表进行了亲切座谈。校党委书记杨仁树主持了座谈会。校长乔建永代表学校万余名师生员工对刘延东在百年校庆之际莅临学校视察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从学校历史沿革、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汇报了学校的工作,特别是学校近年来以百年校庆为契机,积极促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情况。教师代表王家臣、学生代表史芳分别发了言,表达了对学校新百年的美好祝愿。
  刘延东在认真听取学校汇报和师生代表发言后,发表了重要讲话。她表示,我校的积极发展态势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中国矿业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海内外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向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矿大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刘延东说,百年矿大薪火相传,历尽沧桑而又孕育着辉煌。百年来,学校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从我国建立最早的一所矿业高等学校———焦作路矿学堂,到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中国矿业学院,从北京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北京矿业学院,到今天的我国矿业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矿业大学在历史浮沉中奋勇向前,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蓬勃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继承百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以建设“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的高水平大学”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重点,坚持“办精、办强、办特色”,积极构建研究型本科教育体系和开放式研究生教育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学校通过盘活资源,大力加强办学条件建设,校园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教学、科研并重,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的办学格局,铸就了百年矿大在新时期发展的新辉煌。学校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执着于能源科技的研发,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推动了能源事业特别是煤炭工业的技术进步,实现了采矿方法、采矿技术的重大变革。刘延东提出,我校百年的历程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特别是中国矿业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煤炭行业从落后到蓬勃发展的曲折历程,充分体现了教育事业和民族利益息息相关,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刘延东特别表示,矿大人始终有一种迎难而上、不畏艰险、拼搏奋斗的精神,矿大人为我国矿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勇挑重担,没有辜负党和国家、人民的殷切期望。
  刘延东提出,我国要实现现代化,面临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是能源、资源和环境。我们必须通过合理开发和集约利用资源,
(下转第2版)
  -----------------转版-----------------
  (上接第1版)
走出一条科技进步和创新主导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煤炭是我国能源体系的主体部分和基本部分,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平衡,中国矿业大学作为我国矿业高等教育的排头兵,担负着培养矿业领域高质量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高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服务的使命。她希望中国矿业大学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充分发挥学校百年的办学经验和人才科技优势,积极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为能源科教事业和矿业安全生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科技支撑和知识贡献。
  刘延东向我校和广大师生员工提出四点期望:
  一要高举旗帜,改革创新,积极推进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大学建设。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也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因此,中国矿业大学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正确的办学理念、发展思路和改革措施,深入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这样的大学”这两个根本性问题,紧紧围绕我国经济社会以及能源与安全的需要,把握学校区域优势、资源条件,向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目标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矿业大学。
  二要加强人才培养,培养更多国家发展急需的高素质的矿业专门人才。学校要自觉围绕国家能源矿业发展的需要,把为煤炭事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作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适应未来矿业人才需求的培养体系,促进我国矿业人才素质的提升。同时要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确立远大理想、锤炼坚定意志,把为国家奋力拼搏作为最高的理想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创新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教材建设,使教育理念和方法能够适应时代进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要针对煤炭和矿业的特点,充分发挥安全学科优势,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鼓励学生到矿山就业,为国家煤炭工业、安全生产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刘延东强调,矿业工作非常艰苦,这就需要毕业生不仅要有理想,有追求,有知识,会动手,更需要有一种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要加强科研创新。我国作为一个煤炭大国,应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矿业学、最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最安全的生产环境、最精明的管理人员和最优秀的产业工人,这五个“最”是向矿业科技教育提出的重要课题和学校应该主动承担的责任。中国矿业大学一定要根据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在矿业和安全方面取得重大科技成果,要把最有影响,最有特色的学科做大、做强。要通过整合国内外各方面的科技资源,推出更多的在国内外领先并能够填补空白的原创性成果。要针对目前煤炭生产存在的问题,加强技术研发,努力使我国煤炭生产的技术与管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使煤炭成为我国最可靠、最经济的洁净能源,使我国煤炭生产的质量效益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四要加强社会服务,对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矿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以能源与安全为特色的高校,矿大拥有最好的学科资源、师资力量和最高的科技研发水平。因此,学校要围绕能源资源领域特别是煤炭、矿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进行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社会的水平,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目前全国安全生产包括煤炭生产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学校要加强基础研究,引领并更新企业观念,努力遏制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作出重大贡献。学校还应实施开放性办学,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真正成为全国煤炭行业技术创新和共用共享的平台。
  刘延东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中国矿业大学要以百年校庆为契机,用历史的眼光总结过去,以宽阔的视野面向未来,继承优良办学传统,大力开拓创新,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打造中国能源工业精英教育体系,在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的现代矿业大学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她希望学校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职责,把教书育人作为矢志不渝的目标,潜心治学,推进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改革创新,促进学科建设;希望矿大学生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人生航向,珍惜大学时光,全面提高素质,尽快成长起来,把实现个人价值和为国家作贡献努力结合起来,准备随时投入到社会需要的地方。
  刘延东最后表示,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矿业大学一定能在新的百年实现新的跨越,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杨仁树在总结座谈会时表示,刘延东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语重心长,为学校的未来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刘延东对我校师生寄予的殷切希望,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建设有矿业与安全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高水平大学的信心和决心,是开启我们新百年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延东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党和政府对中国矿业大学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动力,落实到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中,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大学的更加优异业绩,回报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怀和厚爱。
  座谈会结束后,刘延东与我校学生亲切握手,再次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年的深切关怀送到学生当中,广大学生深受鼓舞和感动,一致表示要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实践,为我国能源工业科学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和重托。(党宣 刘澍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