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传递信念爱心滋润心田———记“阳光雨露”爱心活动
本报讯 6月1日下午5点,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杨洪璋老师来到第二教学楼404教室,为劳人系07级全体同学介绍了“阳光雨露———爱心活动”的具体情况。劳人系五个团支部、经济学院七个团支部和研究生部已参加此次爱心活动,并捐赠了爱心基金。
据杨老师介绍,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国家级贫困县)非常贫困,此次活动旨在帮助那里的小学生们顺利完成学业,每个学期只需200元就可帮助一位小学生支付整个学期的学习、生活开销。杨老师表示,我校的扶贫支教活动受到了国家教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肯定,很多高校也正在学习我校扶贫支教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杨老师激动地说:“在这么多年的扶贫支教过程中,最让人感动的是我校的同学,虽然还没有经济收入,但是大家依然热情地参与这些爱心活动,积极地捐钱捐物。”最后,杨老师呼吁全校同学行动起来,让那些边远落后山区的单亲孩子,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关心和温暖,为他们送上物资学院师生的爱心。
据了解,我校结对帮扶万全县已有12年历史。自2000年6月起,杨老师先后带领我校一千余名志愿者赴顾家沟支教68次。这些活动受到学校领导的广泛关注,包括我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在内的8位校领导和十几位教职工都与这些山区的孩子“手拉手”结对,用行动传递信念。
链接:1997年,我校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顾家沟小学开展了扶贫支教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的发起是源于我校校报记者邵娜同学,她自1997年直至2000年毕业,一直致力于扶贫支教。
2000年7月,顾家沟基地被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学联等五个单位授予 “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示范基地”,并正式挂牌。
截止2009年,我校先后为实践基地捐款五万余元,少儿课外读物三万七千余册,衣物七千余件,学生桌椅六十套,及其他文体用品和电视电脑等。
如果同学们有意参加此次爱心捐助活动,请与校报或者杨洪璋老师联系,杨老师联系电话13693651046,校报电话89534035 记者 贾棚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