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填补省内经济预警指标研发空白山东省消费者信心指数首次发布
该指数由我校与台湾辅仁大学共同编制完成 

    本报讯 10月17日,由我校数据挖掘研究中心与台湾辅仁大学应用统计研究所共同编制完成的山东省2009年第三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正式发布。这是我省首次研制并发布消费者信心指数,填补了省内这一重要经济预警指标的研发空白。新闻发布会在我校办公楼七层会议室举行。
    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第三季度消费者信心总体指数为116.1个百分点,比上季度增长3.3个百分点,总体上稳中有升,各项指标信心指数普遍增长是第三季度最为鲜明的特征。分项指标信心指数最高的是文化产业发展指标,总指数为138.2个百分点;其次是经济景气指标,总指数为125.5个百分点;其他依次是家庭生活水平指标(125.5)、家庭支出指标(118.2)、就业指标(115.4)、投资耐用品指标(115)、股市指标(102.1)及物价指标(87.8)。从绝对水平来看,除物价指数小于100点,显示“偏向悲观”外,其余七项指数均大于100点,皆呈现“偏向乐观”态度。
    郝书辰院长表示,通过山东省消费信心指数的研究,可以掌握我省的真实社会经济现状,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为社会各界的经济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
    山东省17地市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排序分析结果中,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日照、枣庄和莱芜,排在最后三位的分别是泰安、菏泽和临沂。通过两个季度的排序比较可以发现,信心指数增速最快的是济南市,由二季度的第16名升至三季度的第11名,这与目前正在济南举行的全运会不无关系。
    此次数据编制采用电话调查系统(CATI)以电脑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山东省20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调查,最终获得2684个有效样本,样本覆盖了山东省17个地市。
    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大众日报》、山东卫视、山东人民广播电台、《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山东商报》、《联合日报》、山东教育电视台、《济南时报》等众多新闻媒体。
    我校数据挖掘研究中心将长期监督山东省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变动趋势,定期进行相关调查,并通过中心网站(http://web.sdie.edu.cn/dm)对外发布季度调研分析报告。

    消费者信心指数(英文缩写为CCI)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通俗地说,通过观察这一指数的高低和趋势,可以判断居民消费开支意愿变化和对未来经济的乐观程度,反映了消费者对所在地区经济形势的信心强弱。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