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展青春风采,与卓越同行———我校首届“卓越人才”培训工程侧记







  (记者 武亮)7月2日下午14时,沈阳师范大学“卓越人才培训工程”结业典礼在国际商学院报告厅隆重举行。至此,我校历时近三个月的“卓越人才培训工程”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在培训中,经各学院选拔推荐的102名本科三年级学生,在学校党校周密科学的组织安排下,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培养与自我提高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接受了指导教师悉心的培训和指导。通过理论武装、能力提升、素质拓展、社会考察和校友示范等五个环节进行了集中的培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我校开展的“卓越人才培训工程”,是学校党委书记于文明倡议,由党委组织部、党校、学生处、团委组织开展实施的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培训活动。整个活动是以巩固和深化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学校日常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党校的系统培训,在本科生中培养一批“思想素质过硬、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示范作用明显”的卓越人才为宗旨,使接受培训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在大学生中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带动大学生群体积极向上,进步推动我校学风、校风建设。
  4月10日,在“卓越人才培训工程”启动仪式上,于文明书记曾发表讲话。他结合当前社会、教育等面临的实际,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成长的素质要求,阐述了我校开展“卓越人才培训工程”的必要性,对如何搞好培训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参与培训的同学如何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卓越人才”提出了四点殷切希望。他希望同学们:一要有新思维、新观念;二要有强烈的成才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顽强的毅力;三要勤奋,做到目标明确、勤奋努力;四要踏实做人,立足基层,艰苦奋斗。
  为使培训真正取得实效,“卓越人才培训工程”正式开始前,党校制定了操作性很强的实施方案。对接受培训的同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组安排,并聘请熟悉学生工作的中层干部或辅导员,担任每个小组的指导教师,确保了此次工程活动结束时每个学员都能得到提高。科学理论武装卓越人才头脑“结合我自身而言,全面发展到底要从哪里开始?是道德?是知识?是能力?在认真审视之后,我才明白,作为一名卓越人才,我们的‘卓越’应该体现在各个领域。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这才是一个真正卓越人才所具备的前进动力”。第一组的组长吴洋在听完理论辅导报告后很有感悟的说道。“理论武装”是“卓越人才培训工程”的重要环节。通过邀请专家作报告和指导教师的理论辅导使学员普遍提高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更加深入的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及其重大意义,掌握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的要求,提高学员们自觉学习、实践成才的责任感,帮助学员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次培训后,同学们都会通过撰写学习体会,小组讨论交流,去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增强学理论的积极性、用理论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学员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开拓了他们思考问题的思路。演讲辩论提升卓越人才能力“‘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的青春正是在平凡的生活积累中显现得那么不平凡。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会骄傲的告诉自己,这四年的大学青春我不后悔!因为我的青春无悔!”这是一位学员在演讲比赛中的慷慨陈词。她激昂的语调,潇洒的气度,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参加比赛的十名选手来自不同的院系,在演讲技巧的掌握上也有所差别,但同台竞技,各有千秋。有的同学可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演讲比赛,缺少一些经验,但风采却毫不逊色,连贯流利的语言,优美的发音,饱满的激情,独特的见解,无不让人惊叹!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沈师青年学子的豪情与风采。“这次比赛,不仅让我的演讲表达能力从中得到了锻炼,还激发了我今后不断提高自己演讲能力的信心与热情。”学员张楠在一次小组演讲比赛后激动的说。培训中还开展了辩论赛。通过辩论赛,使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更加清楚与流畅,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协助精神与大胆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考察开拓卓越人才视野“这就是我们沈阳沈北新区伊利乳业的生产线,以及每一个乳制品的生产步骤,同学们可以详细的看一下”,解说员为我们的学员细心的讲解着。通过组织学员到伊利乳业、禾丰饲料、沈北新区等发展较快的企业或地区的考察,使学员了解了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需求,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看到沈北新区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家无不为之惊叹,既开阔了视野,也受到了鼓舞。学员们纷纷表示,要结合我校的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寻找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项目,为我校的发展和沈北新区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素质拓展磨练卓越人才团队“你们到那边去伏击,我们从小路包抄,大家要小心”很多人都会感到诧异,这是在干什么?打仗?不,此刻正在进行的是卓越人才培训工程中的素质拓展环节,真人CS。“衣服虽然有些过大,穿在身上还有点晃荡,不透气的材质更添了分闷热,再加上沉重的头盔、枪械和仪器,开始就让我们共同体验了行军作战的不易。”他们利用地形安排战术,这是智谋的体现;寻找掩体掩护自身,这要求应变的机智;持续对战寻找敌方破绽,这更是耐力、毅力与胆识的结合;而彼此的相互配合则升华了团结和凝聚的力量。不怕长时间跪地的脏累,也不惧举枪双臂的酸痛疲乏,不停地瞄准、射击,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为了捍卫集体荣誉的坚定信念。通过拓展训练,使参训同学养成锻炼习惯,培养学员们吃苦耐劳、不怕挫折的优良作风和心理素质,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实际需要。校友示范展现卓越人才之路为了促进学员们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责任,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学校请来了我校最年轻的校友———吴书香,为全体学员作报告,会场的气氛和谐而温馨。
  报告中,吴书香介绍了她选择当“村官”的初衷。她说“以前我就有支援辽西北的想法,尽管有的同学谈到了可能遇到的困难,但我没有犹豫。经过选聘程序,最后我顺利地拿到了‘村官’的入场券。我很荣幸地成为选聘生中的一员。只要肯迈步,就会有出路,我抓住了机遇”。吴书香还讲述了她平淡却不平凡的“村官”之路。整场报告学员们聚精会神的听着,在结束之后更是纷纷举手,希望吴书香校友可以解答他们内心的疑惑,优秀校友的报告使学员们进一步了解了社会的需要,汲取到校友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结业典礼收获卓越喜悦典礼伊始,一段由同学们自行收集素材并制作的DV短片,仿佛将时光缓缓拉回,那一段段记忆浮光掠影般在脑海里浮现,却又如此深刻而隽永地镌刻在灵魂深处。对于学员每个人而言,这是永生难以忘记的珍贵历程。追忆着过往的快乐,却体味到即将离别时的伤感,很多同学润湿了双眼。
  典礼上,各组学员代表从党校常务副校长张立新手中接过了结业证书。3个月的风雨兼程,是各组的指导教师与学员们共同走过,除却了学员间难舍的情谊,更加难以割舍的便是学员与老师们动人的师生情。
  文学院的王金城老师、教师专业发展学院的张兆龙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周军老师和职业技术学院的何立立老师分别颁发了写作、辩论、主持、演讲等奖项的荣誉证书,并与学员们合影留念。
  作为最佳写作奖得主的张婷婷同学和演讲比赛一等奖得主的吴洋同学分别用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语言,诉说了同学们沉甸甸的收获———自己的眼界更开阔了,实践能力更强了,精神状态更好了,表达了同学们共同的情感———对于老师们的感恩,对于同学间的不舍。作为第一组指导教师的赵东方老师,对共同走过3个月培训历程的同学们给予美好的祝福。
  学校党委书记于文明教授为获得“优秀学员”称号的学员代表颁发了证书,并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再次强调了开展卓越人才培训的重要意义,并对这次培训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实践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于书记的讲话,使同学们深受鼓舞。
  弹指一挥间,为期三个月的“卓越人才培训工程”结束了。但对于这102名学员来说,这三个月的收获必将是他们一生的财富,在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