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我校重组流通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副市长程红应邀参加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本报讯 10月15日下午,我校重组流通经济研究所座谈会在国交一层会议室召开。北京市副市长程红应邀参加此次座谈会并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北京市商委副主任程玉华、北京市商委物流发展处处长冯守华、通州区商务局副局长胡少军等相关领导以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马龙龙,北京工商大学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教授洪涛等专家参加了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校领导有校长王稼琼,副校长龚树生、翁心刚、王志鸣。座谈会由副校长王旭东主持。
  程红副市长首先充分肯定了我校近几年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对流通经济研究所的重组和学校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发挥传统优势,加强流通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为首都经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二是要密切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开拓研究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三是要建立灵活开放的机制,在合作之中,把研究所建设成为学院与社会进行协作沟通的综合平台。她强调,在研究所的发展建设中,整个业务结构要逐步规划完善,研究内容要逐步具备三个特性:要有针对性,针对北京的实际情况,开展医药物流、服装物流、冷链物流等专题研究;要有前瞻性的视角,结合社会发展趋势,使研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三是边缘性,流通经济的发展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要找到一个切入点,集中精力做出成果。程红副市长最后总结说,研究所的运行机制应该是灵活而开放的,要力争成为学校与社会协作沟通的综合性开放平台。
  座谈会上,王稼琼校长简要回顾了我校建校3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我校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介绍了我校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教学科研型大学以及“开放入主流,整合出特色,激励上水平”的办学思路。王稼琼指出,物流和流通已经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作为教学科研型大学,在明确教学定位的基础上要重视科研工作,要加强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我校各项教学科研工作上水平。重组流通经济研究所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工作举措,是学校基于我国经济学发展的现状及我校发展的现实基础,以物流振兴规划为契机,以提升学校服务国家物流业振兴发展能力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优势和特色,为物流领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高素质人才资源。
  随后,流通经济研究所负责人赵娴教授介绍了重组流通经济研究所的初步设想,对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以及运行机制向与会专家作了详细说明。
  与会专家领导分别就研究所未来的研究方向、运行机制以及发展前景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参加座谈会的还有校内专家、职能部门和院系负责人、相关研究人员。记者 张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