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四青年教师获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本报讯(彭云 记者 瞿音)开学后,我校科研工作再传喜讯,李茂全、蒋庆琳、余小平、李丽梅等4位教师分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可喜的是,4位教师年龄均不满40岁,是我校中青年教师的代表,这表明中青年教师已逐渐成长为我校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
  李茂全讲师以“电磁辐射致小胶质细胞活化在海马Aβ沉积增加中的作用研究”获得立项。李茂全现为我校公共卫生教研室教师,2005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获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硕士,主要从事电磁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效应研究。
  29岁的蒋庆琳讲师以“新型c-Kit拮抗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项目获得立项。蒋庆琳现为我校药学院教师,200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物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主动靶向药物和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研究。
  余小平副教授以 “膳食黑米花青素BRACs防护视网膜光化学损伤及分子机制研究”获得立项。余小平现为我校公共卫生教研室教师、硕士生导师,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学校青年学术学科带头人。2003年,余小平毕业于第三军大学,获博士学位,2006年在中山大学完成博士后,2007年入选中央组织部第四批“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进入中国农业大学学习1年,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李丽梅讲师以 “介导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免疫逃逸的目标分子及作用机制”项目获得立项。李丽梅现为我校药学院教师,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
  据了解,余小平副教授还入选教育部2008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申请的“膳食黑米花青素BRACs防护视网膜光化学损伤(RPD)的相关分子机制”项目,获资助经费50万元。学校科研中心主任邹强教授以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免疫抑制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项目获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资助,资助经费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