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我院东校区扩建工程(二期)开工





  本报讯 (记者 邓惠明 潘金秋 唐珮铧)为了尽快把我院建设成为一所具有现代化气息的优秀本科院校,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使学院更好地为桂东南地区的经济腾飞、教育事业发展服务,2008年以来,我院开始东校区二期工程的立项、科研、动迁、规划、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今年9月29日,我院东校区二期工程正式开工,此项工程已被列为自治区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
  重心东移 促使办学环境优化自2006年以来,我院东校区一期工程相继投入使用,部分系以及职能单位陆续从西校区大本营向东校区转移,学院的重心逐渐东移。
  我院自成立,特别是200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后组建成新的普通本科师范院校以来,在政府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迅速。目前,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总建筑面积约335000㎡,占地约1800亩(东校区1485亩、西校区240亩、南校区约75亩)。其中,东校区的1485亩完成了一期工程(735亩)的规划建设,二期工程(750亩)尚未建设。
  按照学院未来发展计划,到2012年学院全日制在校生总人数将达到18000人,且将全部安置在东校区。按照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教发【2004】2号)核算,2012年学院建筑面积须达到579600m2,东校区的建筑面积尚差244600m2。因此,东校区扩建工程(二期)的建设,事关我院办学条件的改善,建成后将成为学院东移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期工程的建设,将会使学院在规模、环境、功能、设备、管理、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有所提升,也会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同时,这也是我院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现有办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等方面战略性发展的关键性一步。
  现代理念 规划教育发展状景东校区扩建工程(二期)场址位于学院东校区内、现有建成校区西侧,主要的建设内容包括:综合教学楼、实验室及附属用房、图书馆、风雨操场、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幼儿园、后勤附属用房、专家公寓及研究生公寓,及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总建设面积288800㎡,总用地面积750亩,总投资为62800万元。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二期工程项目的总评规划方案结合“现代化、园林化、生态化”的设计理念。在环境设计上,合理组织交通,保留一定的坡度和大片现有的绿化,为创造绿色生态校园奠定基础。在地理分布上,综合教学区、后勤生活区、体育运动区三大功能区各项设计理念合理,能达到共享中心生态景观区的目的。建筑工程、结构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和节水节能工程更趋合理化,有利于实现校园的现代化建设。建成后的综合教学楼、实验楼、大学生创业就业实验实训中心和图书馆,功能齐全,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实践环境。以规划、景观、建筑三位一体的整体校园设计,使校园建设得更加合理化,科学化、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通过二期工程项目的建设,学院的校舍面积将大大增加,这将提升我院教育、教学所必备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学院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是我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另外,我院作为广西19所本科院校之一,也是整个桂东南地区唯一的一所高校,学院的现代化建设对于整个桂东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聚力以赴 助推校区扩建进程被列为2006年全区重点建设项目的东校区一期工程项目的建设,使学院的现代化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二期工程的顺利建设,加快了我院东校区的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凝聚心智,全力以赴推进东校区二期工程又好又快建设势在必行。
  二期工程的重要性使得二期工程的开展深受学院领导重视。今年3月3日,学院领导张鹏、刘力等亲临扩建工程(二期)新征土地进行现场规划考察并指导。在我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学院更以着力推进东校区二期工程建设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载体之一,从而为把我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二期工程开工仪式上,刘力院长对二期工程指挥部全体人员提出希望,希望他们坚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强管理,科学组织,勤俭节约,按计划高质量地推进东校区二期工程的建设。
  东校区二期工程的开工建设,标志我院在兴办现代化大学前进的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同时,它也有利于我院尽早实现在“十一五”发展期间提出的“立足桂东南,服务全广西,把学院办成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教育为特色,且在区内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型普通高等高校”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