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总结历史发展成绩 献智中国经济腾飞
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本报讯 10月10日至11日,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召开。来自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三十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会议。开幕式前,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苟利军会见了出席会议的该学会现任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教授等专家代表。
  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成立于1987年,为国家一级学术团体,该学会所主办的学术研讨会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理论学科最高级别的学术盛会,每两年召开一次。此次研讨会,围绕“新中国六十年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与金融危机”的主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顾海良,中共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李其庆,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博士生导师李建平,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白暴力,我校经济学院院长丁为民等专家学者分别做了富于创新性的演讲。
  苟利军代表天津市委、市政府对各位专家表示欢迎。他介绍了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情况,介绍了天津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情况,希望天津与会代表抓住这次学习机会,认真听取来自全国专家教授的真知灼见,按照市委“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的要求,着力推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努力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价值、有影响的成果,更好地推进天津经济社会发展。
  王璟书记代表我校对到会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他简要介绍了我校建校50多年来取得的成绩,指出本次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既是对我校经济学科建设的推动,也是我校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成果的一次展示,通过本次大会的学术交流和会议组织的各项参观活动,要进一步推动我校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为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会上,顾海良会长简要回顾了建国60年来中国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的研究情况,他希望广大学者在研究中能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和现代化与中国近代以来三个历史性转变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前金融危机研究相结合,提出新观点,为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现代化贡献新的力量。
  天津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孙学瑞、天津市委宣传部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杜鸿林、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博士生导师李家祥等同志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们分别代表天津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和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