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第二届中国外交官论坛暨建校68周年校庆活动举行





  本报讯:在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欢庆日子里,在我校建校68周年之际,9月19日,我校隆重举行“亲历新中国外交60年:第二届中国外交官论坛”暨北京外国语大学68周年校庆活动。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副司长赵鉴华,中联部干部局副局长王金根,我校近60名外交官校友,校党委书记杨学义,党委副书记姜绪范、文君,校长助理杨建国出席活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师生代表及媒体记者200余人参加了活动。我校逸夫楼第三阶梯教室里气氛热烈,上午9时,活动在阵阵掌声中开始。开幕式上,杨学义书记、赵鉴华副司长先后致辞。开幕式由姜绪范副书记主持。党委书记杨学义从回顾我校68年发展历史谈到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他说,自建校以来,我校作为国家外交、外事人才培养的基地,与国家外交结下了不解之缘,陆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外交、翻译人才,赢得了“外交官的摇篮”之美誉。国家的发展强大为外交提供了坚强后盾,我校也在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支持下,应国家外交建设和发展需要,在保持外语教育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学科发展,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更是担负起“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新使命。杨学义书记指出,此次论坛围绕新中国外交60年,以各位外交官校友的亲身经历为见证,在回顾与展望中,对我们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60年的发展历程以及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影响。他预祝中国外交官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希望我校外交官俱乐部不断发展,并期待学校明天更加美好,祖国外交事业更加辉煌。
  党委副书记、我校外交官俱乐部理事长文君作外交官俱乐部工作报告。她说,外交官俱乐部成立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各位校友大使的热情参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层次和影响都得到了提升,成功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如面向我校全体本科生开设《实用外交学》系列讲座,在国内尚属首次,将对我校“兼具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复合型、复语型、高素质、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发挥巨大作用。文君副书记代表学校对外交官校友们表示感谢,并强调将进一步完善外交官论坛的各项功能,使之进一步制度化,发挥其所具备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将其发展成为具有北外特色的学术品牌。
  做为新中国外交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夏道生、姚培生、梅兆荣、程瑞生、金桂华等我校12名曾工作在外交一线的外交官校友,围绕“新中国外交60年”这一主题,在论坛上分别作了题为“1989—1992”“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有永久生命力”“我的外交生涯”“对新中国外交六十年的思考”“中美‘乒乓外交’始末”等专题演讲,共同探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外交所取得的经验与成就,分析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发展与进步,展望新世纪中国外交的前景与方向。演讲丰富的内容,嘉宾们生动的语言和精辟的解读,不时赢得听众热烈的掌声。校长助理杨建国主持了主题演讲。
  “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大会在全体人员激昂的校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