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周文斌教授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摄影:甘雨


  本报讯南轩报道:10月10日上午9时,校长周文斌教授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颁证仪式在前湖校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俄罗斯工程院委派地质工程学部主任维克多·库金院士专程赴南昌为周文斌教授颁发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证书,并转达了俄罗斯工程院院长古谢夫院士的致意:周文斌教授是一位杰出的学者,期待着有深入的合作。周文斌教授由于在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水文学、铀成矿理论、高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水-岩石相互作用实验研究与计算机模拟等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和作出的重要贡献,于今年5月召开的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大会上由全体与会院士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全票通过选举产生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这是江西省第一位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是江西省教育界、科技界的荣誉。今年俄罗斯工程院共增选了5名外籍院士,我国有两位科学家当选,同时当选的另一位为著名科学家、中科院院士程国栋教授。至此,共有12位中国科学家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地质工程学部院士。
  俄罗斯工程院成立于1990年,是俄罗斯三大跨行业科学机构之一,其创始单位有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科工部、国防部、航天航空署等部门,首任院长是俄罗斯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普罗霍夫。目前该院拥有1500余位院士,其中外籍院士100多位,来自美、加、中、法等国的相关领域的科学家,我国原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原校长翟裕生院士、核电之父欧阳予院士等著名科学家也曾获得过此项殊荣。
  颁证仪式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程样国主持。在仪式上,俄罗斯工程院地质工程学部主任维克多·库金院士介绍了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评选过程和有关情况,周文斌教授发表了当选感言,真诚地表达了感恩之情,奉献之志。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协主席李华栋出席仪式并讲话。俄罗斯工程院院长古谢夫还为周文斌教授的当选发来了贺信,贺信中这样写道:俄罗斯工程院和独联体工程院祝贺您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我们衷心希望您的当选能够增进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刘三秋,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沈照理,省教育厅副厅长洪三国,省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吴文峰,原华东地质学院院长李学礼,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汤彬及全体在家校领导出席颁证仪式。相关部门和院系主要负责人、师生代表及主要中央驻赣媒体、省市主要媒体记者参加仪式。
  颁证仪式后,与会领导嘉宾在周校长的陪同下参观了艺术与设计学院、游泳馆、生物博物馆与工程训练中心。领导嘉宾们对南昌大学美丽的校园、先进的设施和科学的发展赞叹不已。附周文斌教授科研工作简介周文斌,1960年10月出生于南昌市,籍贯湖南衡阳,1982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现东华理工大学)水文地质专业,留校任教。1988年获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南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6至1997年在比利时核研究中心作高级访问学者。2003年获英国阿伯泰·邓迪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现任南昌大学教授,校长。兼任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绕月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专家,教育部学科规划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专家,江西省地质学会名誉会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杂志编委。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周文斌教授长期从事水文与水资源、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水文学、铀成矿理论和高放射性废物处置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 (水专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核科学基金、国防科技攻关、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大量重要课题,在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水文学、铀、金成矿水文地球化学与成矿模式和水化学找矿,地热资源调查与开发、环境水文地质学、实验地球化学,高放射性核废物处置和鄱阳湖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他从1982年起就作为骨干参加了江西及临省地热背景和地下热水同位素研究,测量并发表了江西省的第一批大地热流值,1996年作为负责人成功承办了IAEA亚太地区同位素水文学高级培训班和学术研讨会,发起并负责建立了IAEA东亚地区同位素水文学数据库,其有关水-岩石氢氧同位素交换的实验研究成果为水热系统中水-岩作用机理和热液成因提供了明确的实验证据。
  周文斌教授是我国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项目最早、最活跃的参加者之一,其核素迁移的地球化学模拟和实验研究、处置库预选区水文地质条件、古气候演化与未来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颇具开创性和挑战性。
  2003年以来,他从事的鄱阳湖同位素水文学和水环境保护研究对于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论证与申报、对生态立省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