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件作品入围“挑战杯”竞赛决赛本届比赛吸引全国千余所高校的数百万大学生参与
本报讯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终审决赛于日前拉开帷幕。我校申报的《C60空心纳米壳的制备及应用研究》、《突发事件心理援助志愿者动机研究———以北京、香港两地汶川地震心理援助志愿者为例》、《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调查及培训体系设计———以某高校为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研究———以北京八校为例》、《金融危机下农民工的就业选择和生存状况的实证分析———基于北京、广州、南昌、成都四地的农民工调查报告》、《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朝鲜战争———比较分析与教育的批判性思考》等6件作品全部顺利入围终审决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第十一届比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自本届竞赛启动以来,共有全国1000多所高校的数百万大学生热情参与,1387件作品最终入围全国竞赛。
首届“挑战杯”竞赛于1989年举办,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在2007年举办的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中,我校申报的自然科学论文《利用 Statefinder方法检验 Modified1Polytropic1Cardassian宇宙》获一等奖,学校还收获了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并被授予“高校优秀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