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友军 摄
“燃尽生命为报国,铁血丹心铸航空。”掌声为信仰一次又一次响起,热泪因感动一次又一次盈眶—— —这是高尚灵魂带来的心灵震撼,这更是航空报国理念激起的精神共鸣。
11月3日下午,由中组部、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和中航工业集团联合组织的吴大观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我校长安校区翱翔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报告团五位成员相继所作的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报告,在西工大校园又一次再现了“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的人格魅力和爱党爱国、无私奉献的赤子情怀。
“吴老的一生,献身航空、报国有成。 为了钟爱的事业,他几乎穷尽一生,在寂 寞中开拓,在坚韧中前行,创造了新中国 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多个‘第一’。”中航工 业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高建设深情地 说,“吴老为新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规划了高远的未来,根 植了报国的信念,铸就了强国的灵魂—— —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
“他是我一生中最敬仰、最亲近、最知心的导师!他的谆谆教诲和革命精神影响着我的 整个人生,永远指引着我不断前 进。”相处近半个世纪的中航工业集团科 技委副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如 此评价 吴大观。在 去世前 十天 ,吴老 紧紧 抓住 刘大响的手,用尽全身力 气,断断 续续地把自己 在航空发动机 探索 之路上获 取的全部“ 智慧 和经验”留传给 他。
“‘人生是 施予 不是 索取 ’,是父亲的 人生信 条,也是我 们全家 的人生 准则 。”在女儿吴晓云的眼中,吴大观就 像天 下所有的父亲一 样,无 论社 会给他增加 多少光环 ,他 也只是女儿心中 那个最亲近 的人, 那个永远 让女儿惦 念的父亲。“精 神遗产 是父亲 留给 我的最大 财富 。他 用一辈子的人生教 育了我, 要做 一个 对国家、对社 会有 用的人。”
航空发动机 被誉 为航空工业“ 皇冠 上的明珠 ”,是一个国 家工业实力和科技 水平 的重要标志 。“什么时候拿出 我们的产品 来献 给党!”中航工业 太行发动机总 设计师张恩和说, 这句话 是吴老 对航空 发动机事业成 功的深深 渴望 。“吴老 用一生在中国航空发动机史上书写 了昨天 、赢得 了今天 、奠定了 明天。航空事业 薪火 相传,吴老精神 光照 后人。”
为中国的 战鹰装上 一颗“中国心”, 这个 目标 就像穿越 一个世纪的 火焰 ,燃 烧了吴大观 全部的生命。他为 自己 的小家留 下了 什么呢?采访 吴大观事迹的新 华社 高级记者张严平 永远 也忘 不了第一 眼看 到吴大观的 家时内 心的震撼 :刷 着半截白灰 半截油漆 的老墙,吊着一根老 式日光灯 的天花板 ,一 张可以折叠 的简陋饭 桌,磨白 了皮的破沙 发,一排用包装 箱打 的衣柜 ,衣柜里 有一 件穿 了40多年的涤卡中山装……“如 果没 有吴大观 等老一 代航空人 坚韧 不拔地探索奋斗 ,中国的航空事业 或许 至今还 在黑暗 中摸索 。”这就是吴大 观的 价值 。
“爱党,爱国, 虽九死而 不悔。一个世 纪的上下求索 ,中国共 产党、 祖国,永远 是吴大观心中 顶天立 地的精神 支柱 。”这 就是吴大观的赤子情怀。
台上朴素 的讲述 ?表达 了对吴大观的无 限敬意 ;台 下静默 的肃穆 ,涌动着 对吴大观的深切缅怀。
报告会 上,中航工业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高建设 代表 报告团 向我校 赠送 了吴大观 的口述自传《 我的中国心 》。校长 姜澄宇代表 学校 欣然接受赠书 。
校党委副 书记 、副校长 郑永安主 持报告会 并讲话 。他说,吴大观是我 们航空人的 骄傲和楷模 。西工大人 历来就怀有航空报国、科教 兴国的深 厚情结。他 号召 ,全校共 产党员和干部职工要认真学 习吴大观 同志的先进事迹,进一 步坚定理 想信念, 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 立足本职 ,争当先 锋,把学习领 会吴大观 同志的崇高精神 转化 为教学科 研的不竭动力, 全力做好学校 改革发 展的各项 工作,为国 家保增长、 保民 生、 保稳 定做出 应有的贡献。
学校在校校 领导、科处 级以上 干部、学生 代表 ,以及中航工业 618 所、 631 所的党员干部近 千人聆听 了吴大观的先进事迹报告。 (本报记者 吴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