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看病不再难 就医有保障———南昌大学公费医疗管理改革初见成效


  本报讯 田海虹报道:在2007年的南昌大学第三次“双代会”上,“医疗”作为提案的八大关键词之一,引起了广大师生员工的强烈关注。就医看病问题涉及广大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学校对此高度重视,着力进一步加强公费医疗管理,并于2008年4月设立南昌大学公费医疗管理办公室。公费医疗管理办公室着手理清思路,开展调研,对症下药,切实解决广大师生员工看病就医的问题,公费医疗管理改革稳定推进,并取得初步成效。
  当时实施的《南昌大学公费医疗管理办法》修订于1994年,十多年的社会发展与变革使之早已不能适应广大教职工看病求医的需要;2005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由于合并前两校的公费医疗报销比例不同,导致师生就医点和报销金额出现差异。为此,学校按照“统一制度、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及时修订了《南昌大学公费医疗管理办法》;2008年9月,《南昌大学学生公费医疗管理规定》出台,使得校本部按国家计划招收的各类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都能享受到同样的公费医疗。《教职工公费医疗管理规定》(草案),目前也正在讨论中,不久即将出台。
  当时仅有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一家定点医院,在各附属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确定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四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为我校定点医院,由此学校的定点就诊医院增加到了四所,在科室、门诊量和床位等方面都能够基本满足广大师生员工看病就医的需求。
  根据当时实施的《公费医疗管理办法》,原每周一上午为报销登记时间,排队难、登记难、领钱难成为报销者的三大“难事”。现在,公费医疗报销时间由原先的固定的每周星期一,增加至每周四天,新校区为每周一,东湖校区是周二和周五,青山湖校区是周三、周四和周五。而对于积压的历史遗留问题,公费医疗办公室特别采取周三下午、周四下午和周末加班的方式来解决。据离退休处的工作人员介绍,经过一学期的疏导,从2009年1月份开始,公费医疗报销已经基本恢复正常。
  此外,学校还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病症制作了《校区医院特殊病用药专用卡》,并定期到校医院进行检查,既方便了患者取药用药,也加强了药品管理,有效遏制了药品浪费等现象。
  目前,学校正围绕进一步做好公费医疗保障、开展互助医疗等方面进行努力,致力于为广大师生员工创造更加方便、合理的就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