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22日,我校在学术报告厅召开迎评促建阶段工作部署会议,闫继忠校长、江宜怀副校长和全校教职工参加了部署会并讲话。管曙光副校长主持会议。
闫继忠校长在会上强调,迎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事关我校生存发展大局,从现在起到评估专家进校考察仅有六个月时间。迎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意义重大,任务繁重,时间紧迫。针对迎评工作,闫继忠校长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全校上下要充分认识迎评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校党委的布置和学校迎评办公室的具体要求,以饱满的热情和信心,全力以赴做好迎评工作;二是校属各单位责任人要切实带领本单位人员以对学校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认真、按时、符合评估要求地完成学校评建办公室下达的各项任务;三是校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新旧评估指标体系的区别,将那些发生变化的指标和要求作为下阶段迎评工作的重点内容,认真收集整理支撑材料,提炼升华,突出特色,并在评估报告中予以充分强调。四是评估专家组进校前,我校的迎评工作分放假前、暑假期间和新学期三个时段开展,校属各单位准备工作要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要有节奏感,要理清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不能走弯路;五是要充分领会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以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点搞好实践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素质教育、专业改革与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以及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培养模式改革,高度重视高职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加强对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宣传,增强社会对高职教育的了解,提高社会认可度;重视高职院校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院校领导要更新理念、拓宽视野,增强战略思维和科学决策能力,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重视内涵建设提高质量,要求党政领导班子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重视从严治校规范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招生管理;应重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维护稳定,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认真做好评估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会上,江宜怀副校长向与会教师阐述了新旧评估方案的八个区别和我校迎评促建工作的十点要求,并对我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各项任务进行分解和布置。
江宜怀副校长指出,与原有的评估方案相比较,新的评估方案在八个方面的变化:一是评估方案名称变更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二是新增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数据采集平台的采集环节,数据采集每学年上报一次,对学校办学工作进行实时监测,是评估信息的主要来源,直接决定评估工作的成败;三是在指标体系上,新方案的指标体系由7个主要评估指标、22个关键评估要素和56项重点考查内容构成;四是新评估指标将《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教发)[2004]2号)列为申请评估的前提条件;五是在评估方式上,新方案通过深度访谈、实地考察、教师说课、专业剖析、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学校提供的主要信息和自评结果进行现场检查和复核;六是在自评报告和信息公开方面,新方案要求,学校的自评报告、《数据采集平台》的原始数据、十一五规划、学校发展规划和特色专业建设规划,要在校园网上对社会公开,临时突击修改原始材料和数据将被严肃处理;七是新方案“评软不评硬”、“评动不评静”,坚持“五个原则”(即,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与引导相结合、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全面了解和重点考查相结合),更加突出内涵建设的要求,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看学校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程度;八是在评估结论上,新的评估方案只有通过和暂缓通过两种结论,通过”的标准为:22个关键评估要素中,“暂缓通过”的项目不超过4项。
江宜怀副校长还就迎评前的准备工作进行了十个方面的布置:一是要重视和完善“平台”建设,为评估专家有针对性地探究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了解学校自评工作情况,提供依据;二是凝炼我校的自评报告,在有限的篇幅内用精炼的内容体现出我校办学特色、专业优势、教改思路、教材、师资、课程建设等教育成果和亮点,总结办(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