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各院系分别举行2009年毕业典礼
千名学子昂首踏上新征程





  本报讯(记者胡姹 沈旭文 张乃琳 张庆华 张哲伟 林周灵 乐绍池 涂佳琪) 又一个四年过去,又一个盛夏到来,在凤凰花开的季节里,又一群学子迎来了离别的时刻。6月27日至28日,学校各院系分别举行隆重而热烈的毕业典礼,庆祝910名本科生、50名研究生圆满完成学业,欢送他们奔赴新的工作和学习岗位,开始崭新的人生征程。今年是硕士学位毕业生最多的一年,也是财务管理、英语专业迎来首届毕业生的时刻。
  毕业典礼上,47名北京市优秀毕业生、6名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毕业生受到表彰。
  校领导倪邦文、王新清、酒曙光、高延斌、李家华、王义军、李宝国分别来到各院系毕业典礼现场,为毕业生一一拨正流苏,授予学位,送上母校的深切祝福和殷切期望,向含辛茹苦培育人才的老师表达了学校的感谢和敬意。参加典礼的除各院系的教师、师弟师妹外,还有不少远道而来的家长,大家共同见证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一起分享了收获的喜悦。
  面对青少系、社工学院的毕业生,校党委书记倪邦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表达了对2005级毕业生完成学业的祝贺和对各位教师辛勤耕耘的感谢,在肯定同学们思想成熟、学业进步的同时,对大家提出了坚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拥有不懈奋斗的精神追求的四点希望。
  在法律系、新闻系的毕业典礼上,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王新清祝愿每一位毕业生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希望大家保持终身学习的精神;勇敢地承担起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在承担责任的时候,处理好精英意识和平民心态的关系,问题意识和阳光心态的关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创造人生和事业的辉煌;不忘母校,关注和支持学校的发展。
  殷殷嘱托满含不舍,谆谆教诲鞭策前行。在经济系、公管系、中文系、外语系的毕业典礼上,校领导酒曙光、高延斌、李家华、王义军都向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送上了远行前的嘱托。
  辛勤育人的老师是如此可敬可爱,无论是代表全体教师致辞的老师,还是每人送上一句祝福的全体教师,都将欣喜、不舍与期望浓缩在一句句寄语中,赠给即将离去的学子们。四年的情谊,一生的牵挂,都从朴实的话语中流露出来。言者谆谆,听者动容。情深之处,泪流满面,掌声雷动。而各院系代表毕业生发言的同学不约而同选择 “感谢”和“祝愿”作为主题词,感谢母校和老师的辛勤培养,感谢同窗的四年相伴,祝愿母校的明天更美好,祝愿老师健康幸福,祝愿同窗前程似锦。
  朝夕相处的学弟学妹们是如此可爱,他们恨不得把所有美好的祝愿装进学长们的行囊,恨不得用所有特别的方式留住学长们的青春记忆。青少系的心愿封存,社工学院的毕业签名、纪念册、雏菊,新闻系的纪念光盘,中文系、外语系的师生签名纪念册……每一个细节都令2009年毕业典礼更加温馨。
  在大小阶梯教室和生命教育基地,都在经历着一幕幕同样激动人心的场景:一位位身着学位服的毕业生,井然有序地踏上红地毯,依次走到校领导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身前,从他们手中接过用四年苦读换来的沉甸甸的学位证书;一位位和蔼的老师庄重地为毕业生拨正学位帽上的流苏,询问他们的发展方向。台上的同学面带笑容,台下的同学也难掩激动,纷纷举起相机定格下这一人生中的难忘时刻。这一刻,喜悦与激动,高兴与伤感的复杂心情在千名毕业生心中泛起波澜。
  走出会场,毕业生们聚集在翠柏摇影、草木芬芳的锦园,在中心广场放飞写满心愿的五颜六色气球,欢呼着把学士帽抛向空中。承载着梦想和祝福的气球飘过秀木嘉荫,飘过教学楼,飘满每一位毕业生的心田……(摄影/胡 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