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短讯注:新闻热线:15979176512
尊敬的读者朋友:
院报自2008年创办至今,一直得到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这是我们弥足珍贵的财富,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本报从3月初开始举行的读者意见调查活动已结束。这次活动主要是为了了解本报读者的感受或看法,使本报更好地贴近读者。从收到的答卷中,我们基本了解了读者对前几期院报的一些看法和评价,对本报今后更好地适应读者的需求很有帮助。我们在此对所有参加调查活动的热心读者及关心和支持本报的各届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请相信,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院报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现将读者们近期对院报的意见答复如下,希望同学评头论足,更希望同学们提出好的建议。1)建议:希望院报可以多报道点国内外新闻。
答:在具体国内外新闻报道中,院报对重大时政新闻的报道具有局限性与时效性,所以在这方面无法满足各位读者的要求。希望各位读者朋友谅解!2)继续努力啊!很高兴看到院报的新变化,感谢编辑人员的辛勤劳动。你们付出一定会得到回报的。相信我们的文学社会创办得更加完 善。
答:感谢您对院报工作的肯定和支持。尽管批评远比表扬多,但毕竟听到了表扬的声音。感谢、再感谢!3)建议:希望多增加版面,多增加一些读者自己写的文章。答:院报的版面,我们还是非常注重读者的文章,比如"百味校园"、"艺苑奇葩"等很多版面和栏目都是读者来稿。我觉得读者给报纸投稿也是编读互动的一种方式,这个意见我们会考虑。4)建议:报道形式方面,应适当增加言论,整合推出稳定连续的言论专栏;增加图片报道,少发会议图片和学校活动照片,拍摄一些内容鲜活的图片;应增加短小的、实用性的稿件。答:感谢您对院报的多方意见,文学社希望通过图片和简炼文字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读者进行校园文化的宣传。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们编辑和记者们会对您的意见进行适度采纳!谢谢您的支持!5)建议:通联方面,应该设立读者来信栏目,更好的缩短编读之间的距离。答:由于创刊前期,读者来信量较少,需要广大的读者朋友多提宝贵意见,才能开设此栏目,同时我们会定期举办编读间的互动活动,缩短编读之间的距离,如举办读者意见调查、好新闻竞赛等活动。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意见和建议,由于版面有限,无法一一解答,但在以后您们宝贵意见将在院报中摘登部分意见并做回答,并将意见做为参考在院报上进行改进。
本报将继续坚持改版总体方向不变,并力争将其办成一份具有我院学生特色的院报。我们将不断提高报纸的稿件质量和印刷质量,加强与记者及投稿人的沟通和联系,多策划一些有针对性的报道,以求更好地适应读者需求,更好地发挥学院文化宣传的作用,提高报纸的美誉度和可读性。
我们期待您还有更多更好的建议,并跟我们编辑部联系。邮箱:3385793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