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首届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论坛在我校召开珠海市七所高校社团组织齐聚,纵论“如何放飞学生社团”

    如何实现珠海高校学生社团资源整合?规范社团制度以保证活动质量、学生社团工作的评价、学生社团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今后的发展思路?
    10月31日下午,来自北师大珠海分校、UIC、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暨南大学珠海学院、北理工珠海学院、广东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和遵义医学院珠海分校七所高校的学生社团联合会、学生社团骨干、社团会员代表齐聚北师大珠海分校国际交流中心参加了论坛,共同探讨学生社团的发展。

“放飞社团”,学生社团发展的主旋律

    “放飞社团”的主题构想是由我校学生社团发展的主题,旨在通过放飞学生社团,给大家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与优质的资源,真正实现学生社团展翅翱翔。所以,通过发起举办珠海市高校学生社团论坛,搭建起珠海市学生社团经验交流平台,一起共同探索校园社团文化的发展前景,共同探讨学生社团发展的未来。本次论坛以“放飞社团”为主题,由北师大珠海分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发起,得到了珠海市七所高校的响应与积极参与,共50余名代表对如何放飞学生社团,促进学生社团发展进行激烈的讨论与交流。

对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定位,各家说法不一

    “放飞社团”的核心理念在于将社团发展自主权归还给学生社团,让学生社团事务交给大家自主去处理,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与会代表暨南大学社团联合会珠海分校的同学认为,“管理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社团建设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公共秩序与平台上来展开的,管理是为了规范社团行为,服务是为了实现社团的更好发展”,“服务、管理与监督应该是学生社团联合会的职能定位”。 UIC学生会副主席、干事会内务干事长郭健鹏在发言中认为:“倡导学生自主,学生社团应享受高度自治,在遵守学校的基本准则的基础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对于学生社团的管理与监督上,运用‘星级社团’评定制度,以评价结果作为资源与利益分配、表彰评比的基本导向,这才是学生社团管理者通过制度来促进社团的发展”。

制度与资源的缺失,制约学生社团发展的关键性指标

    “学生社团基本上都存在经费紧张,我们学校学生社团没有学校拨款,也没有缴纳会费,全部靠赞助支持着社团的运转”,“学生社团没有固定的活动场地,也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在校内资源的使用上始终处于劣势的地位”,“学生社团根本无法长期、定期举办相对固定的活动,缺乏长期的传统积累,这关键在于学生社团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决定的,社团的资料也没有合理进行保存,因此更不利于传统项目的传承”……关于财务紧张与活动场地紧张的问题成为各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通病,特别是很多学校没有学生活动中心与俱乐部,运动场地与文艺活动场地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也有代表认为,这也是制约校园文化活动无法上一定的档次与品位的根源,关键在于制度与资源的缺失。

服务于学生社团发展,学生社团工作的基本方向

    论坛上对于学生社团成立、变更、注销的标准,学生社团的奖励与罚则,学生社团活动的申请与审批,社团会员权益维护渠道与方法等问题一直是大家思考较多的问题。UIC介绍的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吸引了在座代表的注意,“我们实施经费与“星级社团”评定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社团收入与支出的管理,注重学生社团权益的维护,而且十分注重对学生社团的业务指导,如加强同类型社团之间的整合,扩大学生社团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学生社团管理与监督上制度框架也十分全面,注重从细节上加强管理”。暨南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通过建立《社团量化管理系统》评分模式,从宏观的上对社团发展进行考核,特别是注重对学生社团活动的积累与监控,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南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通过建立《社团量化管理系统》评分模式,从宏观的上对社团发展进行考核,特别是注重对学生社团活动的积累与监控,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

加强高校社团之间沟通与对话,携手同行

    对于北师大珠海分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发起举办的珠海市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论坛,与会代表就如何实现大家资源的整合、加大学生社团联合会之间、学生社团之间的深入合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代表们对于UIC、北师大珠海分校、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暨南大学珠海学院的学生社团管理模式与服务体系都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认为大家在发展中积累了很多成功地经验,值得各高校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借鉴,特别是对于繁荣校园环境,共创和谐珠海应该奉献来自于全体社团人的力量。与会代表们共同发起了倡议,建立各高校间的学生社团沟通与联络系统,争取每年举办一次社团发展论坛,针对于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同时还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合作,特别是社团之间的合作,将论坛的成果与经验能真正促进社团工作的发展。

用改革与创新的精神来开展学生社团工作

    论坛上,北师大珠海分校团委负责学生社团工作指导老师也参与了讨论,并且代表校团委阐述了对“放飞社团”理念的理解,认为“放飞社团”的本质要求是我们要用改革与创新的精神来开展学生社团工作,要“坚持思路创新,加快社团发展;明确学生社团发展的方向来调配资源;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与改进学生社团建设;加大对学生社团建设的投入;倡导学生社团建立民主的内部治理结构;大力发展、积极扶植学生社团;不断健全学生社团发展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联合会的服务功能”。大胆借鉴港澳高校与兄弟院校成功经验,加强与改进学生社团工作,促进学生社团的自由发展,使学生社团成为“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与平台。
长达4小时的论坛让大家意犹未尽,争先恐后发言。正如暨南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珠海分校的社团代表说:“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也太好了,我们期盼很久了,希望经常能有这样的交流……明年的论坛我一定准时参加。”会后,全体与会代表在国际交流中心前合影留念,并在学生社团联合会学生干部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