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新中国第一家民企上市公司总裁熊建明校友回母校畅谈创业感悟







  本报讯 曾洁报道:“与其一千个人争一个席位,不如为自己打造一把椅子。”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社会越来越关注的话题。11月7日上午,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高级工程师、南昌大学校友熊建明做客第六十四期“前湖之风”周末讲坛,从一个大学生到上市公司总裁转变的角度,讲述自己追求卓越的不平凡创业史,并与我们分享他的创业体会与感悟。讲座尚未开始,模拟法庭内已经座无虚席,甚至连讲台前、过道上也挤满了观众。党委书记郑克强与到场师生共同聆听了此次精彩讲座。
  “我也曾到北大、清华等高校做演讲,但是我更高兴能够回到我的母校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大学生创业的话题。”熊总亲切的开场白顿时拉近了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他深鞠一躬后开始了今天的讲座。
  熊总从“哪些人适合创业”这个问题入手,提出激情、信心、善于探索、敢于创新、睿智抓住机会等品质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他把创业者的事业平台、客户、股东之间的关系比喻成等边三角形,强调其中的公平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被打破。
  “人生中最难的事情就是把握自己,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尤其应该从自信力、洞察力、决断力、包容力、创新力、承受力、战略定力七个方面把握自己。”在分别具体解释这七种力的时候,熊总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他用《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的观点来具体阐述创业者应具有洞察力,来了解客户、股东、竞争对手、合作伙伴、国家政策各方面的信息,以使自己的企业更好地生存。
  “如何创业”是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也是熊总此次讲座的重点。他把这个大问题细化为选好项目、用好人才、不断创新、培养品牌、精于管理以及产业与资本相结合六个方面。为了便于大家理解,熊总把各种高深的理论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述出来,他多次以“武大郎卖烧饼”为例,来说明选好项目的具体含义及其对吸引投资者的重要性。熊总结合自己创业时的种种经历,以及方大集团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最后取得了许多国家级甚至世界级成果的历程,总结出方大通过善用人才、勇于创新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注重建设、维护品牌在社会上及消费者中产生很大的影响力。
  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熊总一直保持站姿为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创业心得,他用严谨的精神、认真的态度、诙谐的故事和深刻的感悟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在互动环节,熊总耐心地回答了构建网络交易平台、读研是否有利于就业等同学们关心的问题。
  “你们现在创业的资源比我们那时多得多,让我们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适应我们。”熊总用精辟的提炼结束了此次讲座。
  讲座结束后,很多同学走上讲台继续和熊总进一步交流创业问题,一位大四的女生甚至勇敢地递上精心准备的个人简历。郑克强书记告诉记者:“熊总是我们学校优秀的校友,我特意请他来给大家做讲座,就是想教给同学们基本的做人原则和做事方法,在面临就业压力和作出人生规划时,我们应该学会举一反三。我们未必都能成为企业家,但是我们可以消化吸收这次讲座的内容,得到更多的启发。大学生就业时,除了专业知识和做人做事的方法外,还需要考察你的再学习能力。尽管创业难,如果没有信心和动力,就很难创业成功。”(摄影:吴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