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校联盟挂牌 摄影/郭海军
本报讯(记者 周襄楠 李含)11月15日下午,我校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主楼共同宣布,围绕 “发展低碳能源、应对气候变化”成立“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以下简称 “三校联盟”)。原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联盟成立仪式并为三校联盟揭牌。中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周济,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沈晓农,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我校校长顾秉林,剑桥大学副校长伊恩·莱斯利 (IanLeslie),麻省理工学院 EnergyInitiative主任、奥巴马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成员欧内斯特·莫尼兹(ErnestMoniz)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常务副校长陈吉宁主持了成立仪式。
在三校联盟成立仪式上,原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发表重要讲话。陈希、美国驻华大使馆环境与科技参赞布伦特·克里斯滕森(BrentChristensen)、英国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帕特 里 克·霍 根 (PatrickHorgan)、顾秉林、莱斯利、莫尼兹、BP集团执行副总裁罗伯特·达德利(RobertDudley)、神华集团副总经理王晓林分别致辞,对三校联盟成立表示祝贺。
曾培炎在讲话中指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并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现在三校一致同意结成低碳联盟,通力合作创建一个科技交流的平台和教育合作的平台,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将有助于中国在世界能源和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中发挥作用和影响。
陈希代表教育部对三校联盟的成立表示积极支持。他说,三校联盟的成立,不仅是三所大学的一件大事,也是国际教育界的合作,特别是中美、中英在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紧密合作的一件大事。他相信这个联盟一定能够在发展低碳能源技术、研究气候变化对策方面产生有影响的成果。
顾秉林在讲话中指出,发展低碳能源和低碳经济是对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进行的一场深刻反思,这将构建一种新能源经济发展模式,推进两个根本转变,一是经济发展由以碳基化石能源为基础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向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转变,二是能源消费结构由高碳型黑色结构向低碳型绿色结构的转变。清华大学、剑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作为在各自国家和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学,有责任在这一转变中担负起引领和支撑的使命。同时,三校联盟将构建一个国际化的体系,向青年学生提供教育和研究的机会,培养他们具有跨越国界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及发展低碳能源和低碳经济的卓越能力。低碳能源大学联盟的成立,也标志着三所大学之间的战略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华能集团公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重庆三峡燃气集团有限公司、通用汽车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有关部门、国内外企业领导人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等非政府组织的负责人出席了成立仪式。
11月15日、16日,三校联盟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工字厅召开,会议由陈吉宁主持。
根据三校协议,三校联盟指导委员会由三校分别指派两名资深专家组成,我校由陈吉宁和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出任首届指导委员会委员。指导委员会主席由三所大学每年轮流担任,首届主席为陈吉宁。指导委员会的职责是确定合作内容,批准研究项目,考察合作成果以及对其他必要的事务做出决策。该委员会采取一致同意的原则表决审议的项目。我校热能系主任姚强任三校联盟执行主任。
三校联盟建立了以我校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岑章志为主席的筹款委员会。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我校在筹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政府和部分企业的大力支持,为三校联盟的基本运行和合作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进一步讨论了三校联盟的发展战略和策略,就如何共同争取各国政府和工业界的支持、如何加强双边特别是三边共同合作提出了思路。
目前,三校联盟已经明确了6个主要合作领域,分别是洁净煤技术和CCS(碳捕获和埋存),建筑节能、城镇规划、工业节能与可持续交通,生物质能与其他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