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宣部全国社科规划办副主任姜培茂(左一)与校党委书记倪邦文共同为研究中心揭幕 摄影/万伟伟
本报讯(毛赟美) 10月31日,由学校党委直接领导的开放式校级理论研究阵地——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研究中心由校党委书记倪邦文任主任,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李宝国任副主任,聘请中宣部全国社科规划办副主任姜培茂、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一部主任赵智奎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秦宣教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高级经济师周新民为首批特聘校外研究员。
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聚集校内外研究资源,围绕世情、党情、国情以及团情、校情,对当前重大理论课题、学科前沿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对当前实践探索的鲜活事例、生动素材和新鲜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和提炼,推出有理论创新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运行机构设在党委宣传部。
倪邦文同志在成立仪式上致辞,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王新清主持成立仪式并宣读了中心首批特聘校外研究员名单。
倪邦文同志在致辞中说,成立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是学校党委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作出的重大举措。学校60年的办学实践证明,我们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未来的发展任务表明,我们的发展更加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成立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就是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研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共青团事业。
倪邦文同志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如何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贯彻好、发展好科学发展观,既是重大的实践问题,也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只有在实践中勤于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才能推动科学理论不断开辟新境界、取得新发展;也只有从理论上思考深刻、研究透彻、阐述清楚,才能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倪邦文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的成立,将有利于学校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全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发挥学校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及其在高等教育、共青团工作、青年事务等领域实践研究中的作用,扩大我校的比较优势和社会影响;有利于集中学校的学科和科研力量,更好地形成科学研究的合力,发挥科研聚焦的整合功能,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更好地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倪邦文同志在致辞中真诚欢迎更多的校内外专家学者关心和支持研究中心的建设发展,以不同形式参与到研究中心的课题研究,使党的理论更好地为广大干部群众所理解、所认同、所践行。希望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高度重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理论建设成果,与时俱进地研究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学校将以研究中心的成立为契机,更好地凝聚力量、鼓足干劲,努力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中,出成果、出人才、出精品,努力在履行学习研究科学发展观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双重使命中,下工夫、见成效、上水平,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共青团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随后,倪邦文同志与姜培茂同志共同为研究中心揭牌,并向首批特聘校外研究员颁发聘书。
赵智奎研究员代表首批特聘校外研究员讲话,对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说,在全国上下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时候,中青院成立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表明了学校的眼光和学习的力度。作为特聘研究员,他将和学校师生共同研究交流,多出研究成果。
校领导酒曙光、张澍、高延斌、王义军、李宝国出席了成立仪式。
成立仪式后,秦宣教授为师生作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辅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