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以质量求生存 以特色求发展
专业建设着力凸显教师教育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独具个性的办学风格和特点,而专业建设最能体现学校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是高等学校的立足之本、建设核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国家对高等教育体制也实行了系列改革,高校发展面临着激烈的生源竞争、资金竞争和就业竞争。在这种发展态势下,大学愈益重视办学特色。
  校党委书记严文清在今年教师节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积极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优势,着力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体系。这是对我校办学特色的最新概括。
   教师教育是一面旗帜
加强专业建设有利于提升高校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对高校生存和发展具有战略性作用。建校78年来,我校始终致力于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教师教育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学校还设有湖北省普通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湖北省教师资格认定中心、湖北省教学研究室等职后教育管理培训机构,为实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所改制不久的普通本科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仍应当作为我校一面旗帜。”校长助理曹曼表示。学校2006—2010专业建设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以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和学术地位为长远目标,以特色专业建设为主线,专业结构调整为提升点,构建和完善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体系,推进我校有序发展。”目前,学校设有教育科学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学院等14个院系,开设有33个普通本科专业和51个普通专科专业,形成了涵盖文、理、教育、经济、管理、工、法等7大学科门类的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结合师资、教学成果和办学历史来看,我校的汉语言文学等老品牌师范类专业较之一些部属院校并不逊色。”教务处处长王志敏认为,我校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教师教育等师范类专业建设上。
   注重锻造教学技能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被引入实际教学。教学工作不再是一本教案、一根粉笔就能完成的。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我校师范生培养方面,除了开设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外,还建立微格教学实验室,采用“微格”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在学校2010年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教师素质所占学分在原本基础上增至20多个学分,要求师范生加强教学技能和教学实践。
  为了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化生学院鼓励学生组织宣讲活动,锻炼学生演讲技能。该院教师戴月认为:“除了理论学习,教师教育应该重视实训。”她教授的08级科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大一学年就如此训练,学生的教学表达能力和教学仪态等方面提高显著。计算机学院要求师范生熟练掌握多种教学软件的应用。教心系提出“教师素质修炼计划”,要求师范生从课堂表达、课件制作、上课技巧、课堂板书等七个方面提升教学技能。在今年的武汉市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考中,该系小学教育专业48人中有10名学生考取教师岗位,笔试入围率超过50%。
  学校推行导师制,凸显学校教师教育的优势,将教师教研与学生培养相结合。教师素质训练中心以“培养农村中小学合格的教师”为目标,不断加强师范生素质训练,并于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师范中心”,这是国内首家以“教师素质训练”命名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主任谭细龙教授表示:“它的成立,为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相贯通提供了平台,也是对我校教师素质培训工作的肯定。”
   专业建设积极创新
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和学校师范生培养目标,各院系因材施教,勇于创新。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除了教育方向(师范类),还设了软件工程方向、网络工程方向,在师范生教育方面,除了开设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方面的课程外,还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等技术。该院院长龚义建认为,“作为一所师范类院校,专业和学科建设应体现办学特色,但不能受缚于它。”
  文学院一直在努力探索“怎样培养出好的中小学老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则要求学生博览群书,提高文学底蕴。该院院长陈洪波表示,“在师范类专业建设方面,我们既要学习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又要根据自己的校情不断在专业建设上出新招、奇招、高招。”
  教心系今年与武汉市5所小学联合成立了“教师发展学校”,让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每两周去观摩学习一次,将教师素质和技能的训练日常化。该系主任熊华生认为,“省属地方院校应当面向基层实际,培养受社会欢迎的有竞争力的注重实际能力的毕业生。”
  外国语学院的英语自主学习中心也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英语教育专业突出学生英语教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教学法,在师范生培养方面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教务处长王志敏总结到。
  发挥教师教育优势,着力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不只是学校求生存、谋发展的手段和工具,更是一种办学理念和价值理念。目前,学校正在进行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学校精神等的探讨与凝练,彰显我校办学特色已是全校师生的共识。因此,将办学特色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当中,并力图在学校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落实有关办学特色的思想和方针,视办学特色为长期的发展战略,应是学校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弯道超越”、最终建成特色师范大学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