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大美青海

2017720日一大早,我搭乘韩国釜山经停上海中转西安最后到达西宁的航班一路折腾来到美丽的青海。在来之前,我一直担心自己的身体会受不了高原地区,一下飞机,真让我有些发晕,那症状,不是高原反应,而是醉了……

亲情篇

下飞机拿到行李,青海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宋伯雯老师已早早地在机场出口等候,我们会面后坐上司机大哥的车直奔学校,路上,宋老师给我们介绍起了西宁的特色小吃以及名胜古迹,我们恨不得赶紧直奔每一个景点。后来得知,宋老师也在韩国学习过一年,并开始与她聊起了韩国的生活,真是相见恨晚。30分钟的车程很快就结束了,我们到了学校安排的酒店,得知我们是较晚到达的,其他老师早已到达。一一问好后,我们25位老师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接下来就进入了紧张的学习中,我们来自11个国家的华人老师们聚集在青海民大的教室里。每位老师都非常专业,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我们一起探讨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民大的专业教师队伍与我们每个国家的华文教师进行文化知识的碰撞,并结下了很深厚的感情。特别是我们这些教师就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虽然在学习期间有很多小插曲:有的老师出现了高原反应,几个年纪大的老师也出现身体不适的状况,我们并没有放弃任何一个人,互助互爱,一起度过了愉快的18天行程。

美景篇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段旅行,当你走不动的时候,生命才会悄然的安息。在旷野辽原,在乡野田间,在山峦沟壑,在峡谷山涧,在雪山苍穹,在海天一线,在花园甬道,在泉水林边,在灯红酒绿,在十里长街。

青海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向往的地方,一直幻想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看牛羊遍地,云卷云舒,看远处的雪山躲在云层。这次我们来自不同国家的华人教师,在学习之余,欣赏了青海的大好美景。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寺院之一。在这里可以了解到藏传佛教的寺庙的风俗,也可以了解藏族民居和寺庙建筑的特色,两小时的观光学习,让我不虚此行。藏族的民居主要是由白墙和红、黄、绿、蓝等艳丽的颜色组成,但是不同于现在布满大街的烂俗广告牌和标语,千篇一律的建筑和全国长得一模一样的各种“古镇”,藏式色彩和风格我非常喜欢,包括他们的唐卡。

门源油菜花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是青海省及西北地区的主要油料产区,这里的油菜花也成为了一种美丽而蔚为壮观的人造景观。这里的油菜花种植范围很广,西起浩门河畔的青石嘴,东到大通河畔的玉隆滩,北到与甘肃省交界的冷龙岭,南至高峻的大坂山,绵延数十公里。夏日时节,走进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恰如走进一幅浑然天成的油画。但是遗憾的是,我们去的时候是花刚凋谢的时期,所以没有看到油菜花,有点遗憾。

我们最后一个景点是青海湖沙岛景区,坐景区摆渡车来到了湖边。当时湖边微风习习,整个湖面波光粼粼碧波荡漾,旅途的疲劳立刻褪去大半。整个沙岛景区很有特色,蓝天、白云、碧水、青草、黄沙五种景色融为一体。云朵好白,衬映着美丽的太阳湖,太阳湖如同一颗闪耀的蓝宝石,镶嵌在金光闪闪的起伏沙滩之中。在这里拍摄沙丘驼队,聆听驼铃的清脆,欣赏当地老乡跃马扬鞭的女汉子,沙岛风光在蓝天白云中如同一个沐浴女神,端庄、秀丽、含蓄、洁傲。我们已经被这里的风光憾醉,被沙漠湖水连天的白云所迷倒。

有人说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短短的十八天,我们相聚在青海西宁,相聚在民族大学,相聚在青海湖畔,在这里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相信我们不会忘记彼此,都会把这短短的十八天刻在心里,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再次相聚在青海西宁。

 

(廖晓凯  国侨办海外华文教师资格证培训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