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时光正好
就像故事终究会写下结局海与天终究会连成一线如同当年那个离别的冬初雪从天而降是你我还未来得及诉说的别离之殇血已染红夕阳世界快要变作碎花而你已经倒下———咖啡杯里的茶人生的旅途中,说不好,谁便成了谁的过客。曾经以为会天长地久的,无论是友谊亦或爱情,都会慢慢消逝于时间的长河中。而留下的,不过是些片段式的回忆。
庄周曾说:“蝴蝶是我,我就是蝴蝶。一切,都不过是梦境罢了。”的确,时光匆匆,弹指间我们便再也不是当年那意气风发的模样。似乎时光留给我们的,只有那段苦涩的,又记载了我们整个青春的回忆。
曾经有人对我说:“最好的青春在高中,最好的锻炼在大学。”回想起我的高中时代,没有所谓的诗和远方,也没有《小时代》中姐妹花那梦幻般的经历。我的高中生活同大多数人一样,过得像《最好的我们》中的主角那样平凡、平淡。
那时的我们,还不会逃课、跷课,也不会计较出门前有没有化妆。单纯的年纪里,有的只是那留着简单的马尾,稚嫩却张扬的我们。
然而,一张照片,定格了三年;四张卷子,考散了一群人。
曾经,有那么一个地方,上课、学习,见证了我们的青春;有那么一群人,看书、做题,为了考试奋战到深夜;因为叛逆,也会跟老师扯皮。即便嘴里说着数学有多么万恶,转眼,却为了一道数学题绞尽脑汁;即便我们嘴上说着那里有多么不好,却不允许别人说半句坏话。只因那是我们第二个家,那里,记录了我们的青春。
还记得报到那天,染着酒红头发的自己;分班那天,抱团哭泣的室友。每次生日,我们互赠的礼物;学业水平测试时,内心忍不住的小紧张……毕业典礼的那天,我们敬爱的校长没有回来。那个陪伴着我们13级学生走过三年风风雨雨的他,没来。第一次见到他,他的头上还没现在那么多的头发;每次讲话,虽然他总是讲得妙趣横生,可我们却都在纠结什么时候他会讲完。终于,迎来了最后一次,我们却听得格外认真。因为任期已满,他要离开了。因此,我们的毕业典礼,也缺了那个不能再让我们数他头发的校长。
离别总会伴着伤感。以前的我,总是单纯地以为1303不会散。直到那天真正的到来,坐在考场上的那一刻,手在抖。不是因为紧张,更多的是伤感。一场考试,决定的不仅是我们的成绩,我们的前途,更是我们之间三年的友谊。
回忆如同梦境般虚幻,却又偏偏那么真实。那个分割了我们记忆的、特殊的一年。
三月,在经历了紧张的一模后,二模、三模也紧随而来;百日誓师大会,庄严的宣誓声回响在耳边;五月,我们在礼堂里,举行了同开学典礼一样重要的毕业典礼;六月,我们高考了;七月、八月,我们度过了一个最完美的、没有作业的假期;九月,我们终于开始告别高中最亲密的同学、朋友,奔赴了一个新的战场。仿佛,高三已经离我们很远,可它明明就在昨天。
或许,命运的齿轮终将碾过我们。命运使我们相遇,也是命运使我们分离。可就像我在开头所说,谁又是谁的过客。高考的洗礼与大学的新生突然使我明白,曾经那个稚嫩单纯的自己,或主观、或被动地在一点点成长。曾经被我们无数次吐槽过的青春,好像也已经渐行渐远。身边浮现出的陌生面孔和各种数不清的交际圈,也都在无形的强调着:我,已经回不去了!
没有退路的我,似乎只剩下了前进。即便大学里没有老师口中所谓的安逸,也没有曾经自己所期待的轻松,可它依旧是我的大学,是我努力过、奋斗过的见证。
这里,有着历史洗刷过的书卷气息,也有着春夏常伴着的鸟语花香;这里,虽没有清华北大般的名气,也没有沈农后院般广阔的面积。可它依旧是我的母校。在我眼中,她有着那抹庄严的蔚蓝。
在我们最好的年纪里,青春,一半留给了高中,一半献给了大学。也许,我们终其一生也只是平凡人中平凡的一员;也许,我们亦无法像其他人一样,发光发亮。可这是我们自己,是我们那真实的、无悔的青春!
(房产161李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