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世界睡眠日:用好生命宴席上睡眠这道“滋补品”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于3月17日发布了今年的中国主题“规律作息健康睡眠”。然而从中国睡眠研究会针对全国20多个省的一份《2018年中国的90后年轻人睡眠指数研究》显示,90后年轻一族的睡眠状况与该主题背道而驰:满分100分,90后的睡眠均值只有66.26分。调查中,约六成人存在睡眠问题。寒假过后不久,公共管理学院2017级的朱玺润就在网上晒出了她的开学购物清单,各种防脱发洗发水、生发水赫然在列,引发了很多有脱发困扰同学的共鸣。在他们看来,这种困扰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睡眠质量低。
  “当前我校大学生睡眠质量堪忧,原因有三个方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孙保营说,“一是作息不规律,很多人晚睡晚起,使生物钟紊乱,影响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二是睡眠时间普遍不足,大多数人的睡眠时间少于7个小时;三是很多大学生没有意识到提升睡眠质量的重要性,多数时间是凑合着来的,导致睡眠状况比较差。”
  据在我校发放的219份关于睡眠质量的调查问卷显示,65.73%的同学存在睡眠障碍,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61.26%的同学在工作日与法定节假日的作息差别大,缺乏规律性;71.2%的同学有过通宵行为。与此同时,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3月19日列出了睡眠合格的4条标准:1.
  能在30分钟内入睡;2.每晚醒来5分钟以上不超过1次;3.醒后在20分钟内重新入睡;4.在床上有85%的时间在睡觉。两相对比,我校大多数同学的睡眠状况都不容乐观,这给他们带来的影响绝不止脱发这么简单。
  深夜,时针已经指向凌晨两点,白同学还支撑着疲惫的身体,躺在床上盯着发亮的手机屏幕。寒假中她曾连续一个多星期没在凌晨两点前入睡过。大年三十晚上,她病倒了,高烧达39.2℃,持续不退。没办法,她只好去镇上卫生所打了两剂小针。“高中毕业后就很少生病了,这场来势汹汹的高烧让我一时间惶恐又后悔,”白同学说,“看着妈妈担忧的神色,我心里更内疚了。”
  “白天精力不够,注意力难以高度集中,有时候会变得心情低落或易怒。”历史学院2017级苟添泰说,“我想过改变,但有时又感觉力不从心。”对他来说,已经养成的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白天落下的功课需要加倍努力才能补回来,这也成为他改良作息习惯的巨大障碍,现在的他甚至在晚上才会觉得头脑更加清醒。
  当不规律的作息变成习惯,甚至成为室友之间的共识之时,想要改变就难之又难。对梁同学来说,睡眠质量对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深切的影响。“上大学之后因为经常晚睡,记忆力持续下降,第二天的前两节课基本都昏昏欲睡,所以我和几个室友尝试过改变。”她说,“原来大家都晚睡,所以不觉得夜晚音乐外放有什么不好。可一旦有人想改变时,其他人就会说‘你们原来也是这样的,为什么现在才说这些?’”由早睡晚睡产生的口角甚至会上升为寝室矛盾。
  针对在校生的睡眠问题,孙保营副书记建议在全校范围内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抓好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主要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一定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养成良好作息方面充分发挥示范作用;软性说服和硬性规定相结合,真正使大学生认识到提升睡眠质量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迎着6点50分的晨光,商学院2016级王怡晴在北操场的跑道上开始跑步。北操场看台上早已站着许多手拿课本背书的同学,跑道旁也有同学在做热身活动,这些都是她之前不曾看到过的清晨风景。“虽然有点困,但晨跑帮助我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在晚上,我会有意识地让自己尽早入睡。”王怡晴说。现在的她,几乎每天晚上11点睡觉,早上6点半起床,形成这样的生物钟之后,即使在周末也会早早地醒来去吃早饭。假如没有课,她便会利用早起的时间到自习室学习。
  “睡眠是我们整个身体状况、大脑认知状态恢复良好的最基本保障,也是作为大学生学习和活动的重要前提。”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刘慧瀛教授解释说,“人的心理和生理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睡眠缺乏会导致烦躁、急躁、焦虑等负面情绪,长期睡眠不足则会使大脑工作效率低迷,甚至影响生理健康。”
  关于改良睡眠状况,刘慧瀛主任还说:“成年人一般每天能够保持5至6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就能满足活动需求,而且由于人脑生物节律的自我调节,今天睡少了,明天自然就会补过来。但是像入睡困难、浅眠早醒、半夜醒后睡不着等问题则需要进行专业咨询。想要改善睡眠质量的同学要注意规律作息,不用过度紧张,顺其自然最好。”
  在阐释 2018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规律作息 健康睡眠”时,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科专家孙洪强说,睡眠是人体生理现象之一,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睡眠是自然界的昼夜节律与人体的生物节律同步化的结果。
  人的一生中有大约1/3的时间要在睡眠中度过,莎士比亚曾把睡眠比作是生命宴席上的“滋补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当的运动,是国际上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国睡眠研究会提倡,遵循自然规律和生物节律,听从脑内生物钟的指令,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睡出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