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桃花 相约三大三峡大学举办第七届桃花文化节
本报讯(通讯员赵美玲)求索溪水流潺潺,万紫千红桃花艳。4月1日,三峡大学第七届桃花文化节如期举行,50多个国家的中外学生同展才艺,4万余市民来校共品校园文化之美。
本届桃花文化节以“美丽三大 桃花有约”“爱上宜昌 落户西陵”为主题,在三峡大学汇聚异国文化,展示民族风情,为国际文化交流融合搭建舞台,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文化影响力,促进美丽中国建设。
开幕式上,与会领导和嘉宾为入选2017年“我选湖北”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的5个单位发放扶持基金34万元,鼓励并吸引优秀大学生到西陵区就业创业。同时,为鼓励留学生创业,学校与广州市上海玖旭化妆品有限公司合作,发布了中外学生“百万创业计划”。
随后举行的留学生才艺秀大赛,汇聚了舞蹈、歌曲、武术、口技杂技、时装秀等14个精彩节目,现场挤满观众,掌声此起彼伏。与此同时,沿着求索路一字排开,数十个国家文化展棚打造了一条以桃花为背景的文化长廊,吸引大批游客游览并与留学生交流。
每年的桃花文化节不仅是中外文化交流平台,也是校园开放日活动的重要载体。各学院将本单位特色文化品牌、创新创业项目(作品)布置在展棚区,让广大市民近距离地进一步了解三峡大学、感受三峡大学发展进步,看桃花快闪、民俗表演,品“求索红”美酒,赏桃花诗词,还有书画展、“桃花香囊”、国医文化展示、扶贫义卖公益活动一一呈现。
一时间,朋友圈里掀起了“桃花潮”,网友纷纷点赞:“三峡大学桃花美,校园文化更美!”
赏花 亦赏素质王静怡
又是一年春好时,桃花如期开放,游人亦如期而至。近年来,随着三峡大学桃花文化节的持续举办,三大桃花的名气一路飙升,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至,游人如织的画面时常上演。在学校知名度日益扩大的同时,求索溪桃花长廊附近的不文明观赏现象也时刻提醒着我们:赏花,亦赏素质。
赏花,本是一件极好的事,既潜移默化地增添了学生对学校的亲近之情,饱了外来游人的眼福,又让学校在大家的口口相传中扬了美名。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与美景不和谐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游客为了获得好的拍照效果,不惜折玩花枝,更有甚者目无旁人摇曳桃树,只为制造一种“落英缤纷”的景象;有些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随意抛洒食品包装袋、饭盒、塑料瓶等垃圾。纵然学校为维持秩序派出多名志愿者、安保人员制止不文明行为,但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挡不住游客们为追求“留住美的瞬间”的狂热心情。
这些不文明现象意味着什么?如果将这些问题从大学这个小社会折射出去,真正大社会的实际情况。已不言而喻,那就是公民文明素养的缺失。或许对于折花者来说,他们享受到的是“有花堪折直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快意和兴奋,但是,那轻轻一折,“折断”的却是一个人的文明素养。
大学校园向社会开放,是大学实现其社会服务功能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也很遗憾地看到,大学校园展现的文化价值并未换来公众同等价值的尊重,社会文明水平并未与开放式校园相匹配。对于公共场所的花草果实,对于没有限制的公共资源,很多人因为觉得是无主之物便都有着占为己用的心态,随性破坏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
我们时常觉得看不惯那些不文明行为,我们都渴望社会的文明与和谐,可是我们身边耳闻目睹的不文明现象却从未间断。作为大学生,当我们没有力量改变社会时,我们能做的就是从自身做起,让道德素养成为约束自身的准则,进而以自己的文明素养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每个人。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每一件看似不起眼、平凡的小事都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素养,而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就是一种不平凡,就是一种高素质。
“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10厘米的距离,也有时候,可能只是一张纸的厚度……”文明,可从举手之劳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
以花为媒 打造开放式校园———记三峡大学第七届桃花文化节秦淑芬 郑阳
4月1日,三峡大学校园内花团锦簇,游人如织,一年一度的桃花盛事正在此隆重举行。据悉,我校的桃花文化节迄今已经走过第七个年头,每年的桃花节学校都冠以不同的节日主题并协同当地政府联合举办,逐渐成为一张宜昌市民游览观光的文化“名片”。在这一天,游客不仅可以观赏到娇丽盛放的桃花,还可以体验丰富多彩的文化风情,五湖四海的学子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三峡大学的魅力,好不热闹。
本届桃花节在传承前几届主要活动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节日内容,丰富节日内涵,搭建中外文化融合平台,展示美丽开放的大学校园环境。活动当日不仅有精彩纷呈的中外学生才艺秀、异国文化展、校园开放展、校园文化展,更有丰富多样的桃花文化节文化产品展示、“爱上宜昌·落户西陵”大学生就业创业展等。
落实生态补水 求索溪畔白鹭翩飞求索溪畔,桃红柳绿杨柳依依;莲心湖底,活水徐来鱼虾嬉戏。连续三年参加桃花节的游客陆先生由衷感慨:“今年的求索溪草格外绿,水格外清!”不少学生也纷纷表示今年求索溪的水质的确有了很大改善,求索溪畔还不时看到白鹭翩飞的身影。据了解这样的改变得益于求索溪的生态补水工程。三峡大学求索溪生态补水工程是宜昌市委市政府支持三峡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美丽大学的一项实际行动。该工程从运河引水,经30米落差的管道注入到三峡大学上游的莲心湖,再经求索溪、文思渠汇入沙河。引水工程实施后,增强了水体自净能力,提高了水环境容量,校园生态环境得以进一步改善。
活动现场,节日专属吉祥物“鹭鹭”引起了不少游客的关注。文化展棚人头攒动,集邮兑换礼品作为桃花节的保留节目经久不衰,但今年的礼品定制版“鹭鹭”却让游客耳目一新。在体育馆门口的大型人偶“鹭鹭”身旁,也挤满了观众,大家都被这个造型憨态可掬的人偶深深吸引,许多小朋友也围绕在“鹭鹭”身边,嬉笑着要与它合影拥抱。“鹭鹭”原型即取自求索溪畔翩飞的白鹭,通身雪白,嘴与脚均为黑色,友好的微笑始终挂在脸颊,向游客表示欢迎。
在中国,鹭科鸟禽有20种,其中以白鹭属的最为珍贵。白鹭选择的筑巢区一般位于湿地附近,人为干扰不大的植被覆盖较好的森林、竹林和灌木林区。按照国际标准,厦门海域潮间带及围海成湖的湖面的生境,是中国、国际上有关鹭科鸟类的重要湿地。但三峡大坝蓄水后也成为水鸟白鹭的重要栖息地,这使白鹭在中国的分布发生重大变化。近年来,位于三峡大坝附近的三峡大学校园频频迎来白鹭的光顾,求索溪畔不时便能看见白鹭翩飞的身影。
以花为媒 国际化办学效果初现综合训练馆门前,一位金发碧眼的小伙子精彩的中国功夫表演,引来大批游客驻足观看。原来表演者是一位来自英国的本科留学生丹尼尔,只见他身穿白色太极服,一招一式都有模有样,赢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经了解,丹尼尔是体育学院招收的第一位留学生,今年年满30岁的他选择了社会体育专业,并主攻武术方面的学习。他表示学习中国功夫是他从小的梦想,而进入三峡大学,丹尼尔终于如愿以偿地开始系统地学习他所钟爱的中国功夫。
在文化展棚前,喀麦隆留学生普莱德正用一口流利的中文朗读桃花诗词,身旁的点点桃花与这抑扬顿挫的诗句相映成趣,此情此景引得围观群众发出连连赞叹。作为学校特色专业电气与新能源学院的学生,普莱德表示来到水电之都宜昌学习的三年也是他中文突飞猛进的三年,而今的他不仅能完成流利的中文对话,更能对中国古典诗词倒背如流,让人不禁感慨中华文化的魅力之深。
三峡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47个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单位之一。多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国际化发展,将来华留学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国际学生人数快速增长,招生专业涵盖工、管、文、医等领域,学生层次包括进修生、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学质量逐年提高,通过了教育部来华留学认证。
艾兮助力 创新创业工作更上层楼医学院展区,人未走近,淡淡的药香却已飘然而至。据了解,这是三峡大学学生创业团队“艾兮健康创意工作室”为助力“爱上宜昌·落户西陵”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而准备的桃花文化节定制香囊。
“艾兮健康创意工作室”隶属于宜昌艾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三峡大学医学院在校大学生创建的以健康创意产品设计、制作、销售,推广健康科普知识,互联网医疗咨询管理为主要业务的大学生工作团体。通过健康创意产品和医学科普推文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人们对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的正确意识;希望抓住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掘在校大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有特色、接地气的健康服务。该工作室在学校创新创业学院的扶持下,成立不到一年就斩获了第二届全国医学生创新创业“最具市场潜力奖”,在大学生创业团队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据了解,三峡大学于2015年9月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整合“三峡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和“三峡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相关资源,统筹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提质提速,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学子屡获大奖,参赛项目数量和获奖项目成绩均位湖北省属院校前列。2016年,我校获批“湖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三峡大学通过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由最初的营造鼓励氛围转向提供更多的个性服务、政策支持以及搭建硬件平台。目前,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创业项目已达129项。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