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如钥解锁
遇见中医是在儿时,见证中医却是如昔。当时也就十来岁吧,对生老病死尚没有明确的认识,却对面色形态情有独钟,印象最深的就是奶奶的转变,似电影画面的切换,一幕幕的烙在眼底;奶奶本是“身高马大”,声如洪钟,白而红润,虽然脸上不合时宜的布了几道“沟渠”,散落了几粒“美人痣”,但仍不失为“老美人”,惜乎没过多久,奶奶脸上的褶子更像“沟渠”了,散在的斑也由小变大,由浅变深,整个人像久经风雨的老树皮,在凄凉的深秋欲待凋零;再过不久,奶奶庞然的身躯逐渐萎缩,像电视上逐渐枯萎的木乃伊,枯槁无华 , 那时,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油尽灯枯”,什么是“行将就木”,而后,家里就久久的飘起了药香,还夹杂着淡淡的海鲜的诱惑力,也就是那时,奶奶两颧渐渐有了红润,暗滞的肤色里也酝酿了些许殷红,父亲告诉我,这是姑姑大老远托人从一位有名的中医大夫那里拿的中药,而后,奶奶逐渐康健,午后房檐下端详的笑容终是我脑海中定格的画面,也在那时,我第一次遇见中医;真正见证中医却是在进岐黄班之后!老师一直说:你要相信中医才能学好中医,我觉得应稍作修改,只有先见证中医,才能相信中医,继而才能学好中医!初入岐黄,就碰到一位老奶奶带着她痴呆的儿子来看病,由于路程遥远,老奶奶又不懂预约挂号等“现代科技”,每次都默默的蹲在角落里,等所有病人都走了才期期艾艾的走过来:“医生,麻烦您给加个号吧,求您了”,老师总是和蔼的说“老人家,您不用愧疚,我会给您看的”,初诊,她儿子张开嘴一股腥臭扑鼻而来,瞬间惊呆所有人:舌质绛红溃烂,牙龈口腔满是鲜血,咽壁红肿,分不出是舌体上的鲜血还是咽壁的上的鲜血,满满的堵住了整个咽喉,唇周干裂,流滋流血,甚是恐怖,老奶奶在哭诉:“大夫呀,我儿子虽然是痴呆但也是我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呀,我不能不管他呀,吃过许多药就是不见好,求求您了,救救他吧”,印象深刻,
那位病人老师花了近四十分钟,下班时已月上梢头,复诊,她们母子照旧最后一个,在角落里等待的时候却难掩欣喜,果然,那位四十多岁的痴呆患者竟然神奇般的跟我们一个个微笑,唇周溃烂已结痂,口腔血也见止,竟然能看见鲜红的咽壁了,而后,又连续看了几次,患者的状态越来越好,老奶奶眼角眉梢的愁云也渐散,终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为此,我由衷佩服,佩服老师的善与德,佩服老师医术的精而准,佩服中医的神与奇,这,是我见证中医的时刻;真正体验中医又是自己“亲自操刀”的时候!研一过年回家恰逢姐姐生完孩子,本来一百一十斤的瘦美人活生生的成了一百八的大胖子,可就是乳汁难下,家里更是猪蹄,鱼汤,牛肉炖芹菜的一顿乱补,乳汁未下,又渐或出现咽中梗阻,干呕不欲食,胸闷乏力嗜睡,梦多,口中黏腻等一系列症状,思索半天,这不正是老师妙招“宣痹温胆汤”所适应的痰湿热阻滞上中二焦之证么,真是应景,遂开此方五包,以葱白为引,“小试牛刀”,姐夫本不信任中医,但碍于面子勉强抓了 3 剂,谁料一剂下去,痰阻感减轻一半,乳汁即通!回到家,去邻居家游玩,又逢伯母家小孙子发烧,奶奶爱孙心切,越是发热越是四处打针输液,寒冬腊月,汗出后复受风,发热竟然缠绵半月之久,那晚看他恶寒发热,面红烦躁无汗出,鼻塞流清涕,我本无心眷顾,谁想伯母竟然转头问我“你是学医的吧,有什么办法不,我总不能大半夜再出去吧”,我当时一愣,脑袋飞快旋转,这是典型的风寒束卫阳呀,又没有现成的中成药怎么办那,转头一看,那家大伯父在“咔嗤咔嗤”地吃着烙馍卷大葱,我脑袋一转,说“家里有生姜和大葱麽”伯母说,咱家北方,怎么可能没有!我立马嘱咐她取生姜七片,葱白五截水煮十分钟后喂服,然后嘱咐他,如果不出汗,半夜他睡醒了再喂一次,而后我就回校了,到校第三天接到一个家里的陌生电话,原来是那位伯母
打的“哎呀,老三呀,你都不知道,我愁了半个月的事情你竟然用个偏方就解决了”,我不禁莞尔,这哪是偏方,本就是良药呀!而后,胆子越来越大,也才发现家里遍地是良药呀,碰上鼻塞流清涕的,地里的荆芥,紫苏叶,藿香随便抓一把,口干咽痛的,河里的芦根,井边的薄荷叶熬水亦是良药,暑天腹泻,把生姜切皮,把入菜的丝瓜取皮,西瓜取皮,再抓半把绿豆竟两天水泻即消,更有可笑的是碰上一位新感咳嗽声音嘶哑的,咳声紧促不畅,咽痛无痰,当属寒风郁热束肺闭窍,患者的母亲一再说“我也不想熬药,你就给她弄个偏方吃吧”,思索半天,苏叶地里有,杏仁她家种的有杏树,收藏的有杏仁,生石膏源自村里磨豆腐的伯父家,芦根河里有,蝉蜕她家邻居有,就这么一副“偏方”出现了,老人家用药比较猛,竟然按我说的量的双倍给患者服用,谁成想效果竟然出奇的好,当晚咳嗽竟减轻大半,两天后便可开口说话了!我不禁欣然,用中医如钥匙开锁,见微知著,小方亦能治病,对证方是良药呀!
可现在中医良莠不齐,更有甚者,打着中医“大家”“专家”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如某电视台的百科全说,一个沙哑的声音激情地宣传着吃绿豆、吃生茄子能治百病,节目观众个个伸长了脖子,仿佛鲁迅笔下看到吃人血馒头的场景。后面一本书横空出世《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绿豆价格飞涨号称“豆你玩”,在央视穷追猛打曝光之前,据说如此专家挂一个号就是几大百,可叹,披着中医的外衣打着健康养生的旗号并信誓旦旦地号称发现《黄帝内经》的“神人”总是此起彼伏,而一个个正儿八经学业多年科班出身的中医不经炒作,就只能默默无闻地承受着十几二十几的与付出不成比例的劳动价值,这也不禁让人慨叹,究竟是中医误人还是人误中医!!我们不鼓吹中医,但绝不否认中医之奇,但愿某些怀揣不良企图的人不再虚妄,毕竟,可以不爱,请别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