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南开爱心谱写各族人民友爱互助感人篇章——救助新疆哈萨克族患病学生阿依努尔纪实

本报记者 张 丽 张轶帆 韩 诚







本组摄影/韩 诚 任永华


  11月28日,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古尔邦节。这天,我校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2006级学生阿依努尔虽然身在病房同病魔斗争,但来自学校老师与同学的看望与祝福,同样使她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与家庭般的温暖。
  阿依努尔·胡马台来自新疆阿勒泰阿克吐木斯克牧场,这个美丽的哈萨克族姑娘的名字在当地语言中意为“月光”。
  “我现在每天比你还忙呢,吃药、打点滴,干完这些事之后就开始看考研的书……”这是阿依努尔在电话中和同学的对话,快乐、轻松的语气感动着每一个牵挂她、关心她的人。南开园中,救助阿依努尔已经成了所有人的共同行动,华夏大地,各族人民正在用爱心和友谊谱写一曲民族团结、友爱的颂歌。
  友爱无边 南开师生齐救助
“考上研究生,进一步充实自己,然后走向社会,找到喜欢的工作……”从大三下学期开始,阿依努尔就为自己描绘着这样一幅关于未来的图画。可是,一个惊人的噩耗却于9月28日降临到这个还是花样年华的女生身上。当晚,阿依努尔因难以忍受的腰痛,在同班同学曲赛男、马蕊、杨伟伟的搀扶下入院就诊。当一系列检查结果出来之后,阿依努尔被确诊为急性B型淋巴细胞白血病。
  奔波了将近一夜的3个女孩惊呆了,她们无法将那样一种凶险的疾病与每天一起读书、欢笑的同窗好友联系起来。
  冷静下来,姑娘们擦干眼泪,开始通知学院的老师。9月29日凌晨,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辅导员张洋和阿依努尔的班导师郑飞北迅速赶往医院,垫付了治疗费,为她办理各项住院手续,并通知阿依努尔亲属。这一消息对于阿依努尔年过半百的父母来说宛如晴天霹雳,让这个偏远牧区的家庭陷入焦灼之中。
  学院党委副书记奚先来向主治医生了解情况后得知,阿依努尔的后续治疗还需要上百万元的巨款,如此高昂的治疗费用对连学费都要依靠助学贷款的阿依努尔和她的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大家意识到,挽救阿依努尔的使命已经义不容辞地落在了自己的肩上,他们要尽一切努力为这个22岁的年轻生命点燃希望之火。
  在步步紧逼的病魔面前,详细的募捐计划被火速制定出来并付诸实施:女生轮流排班陪床看护,保证24小时不离人;男生班长李飞带领两名同学为远道而来的阿依努尔家人寻租合适的房屋;其他同学分别在校内、滨江道和图书大厦等地开展募捐,并在网上发起更大范围的募捐活动。
  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国庆长假的节日气氛与休闲生活中时,阿依努尔的28名同班同学开始通宵在互联网上发布她的病情及饱含深情的倡议书、开设博客、制作相关内容的视频。从南开大学到兄弟高校,从繁华商业街到血液病医院,到处都可以看到南开师生踊跃捐款的身影,到处都可以听到南开师生奔走呼喊的声音。
  校党委书记薛进文多次来到医院,为病床上的阿依努尔“打气”、加油。他还在古尔邦节期间来到阿依努尔父母租住的房中,与他们亲切交谈,表示学校会全力帮助阿依努尔进行治疗。校长饶子和鼓励阿依努尔:“作为南开人,你要勇敢地与病魔做斗争,老师同学们盼着你早日康复,回到学校大家庭。”
  正在与病魔顽强斗争的阿依努尔从来没有孤单过,是这些始终陪在她身旁的老师、同学温暖的关怀、热情的鼓励,将住院初期阿依努尔脸上忧伤的泪水,变为了现在坚强的微笑。而正是由于入院与治疗及时,阿依努尔的病情得到了初步缓解。
  “医生说我明天就可以看书了,也能吃零食了,嘿嘿。我已经把零食进行了排序,明天吃一种,后天吃另一种……”11月3日,生病后的阿依努尔给远在阿勒泰家乡的亲人打去了电话,快乐的笑声感染着家乡的每一个人。 (下转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