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充满激情,他热爱教学,他痴迷科研,他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并做出了不凡的成绩:他在各种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篇并担任多个科研项目的主要负责人;2006年,他被聘为中国化工网的特聘专家;2007年,他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获得优秀奖;2008年,他作为央视特聘学术专家参与央视《走进科学》栏目,主讲“火影导踪”两期节目,把西华大学带进了CCTV……他就是我校理化学院副教授马梦林。
从川大到西华 一路“马”不停蹄
1997年,马老师从西南民族大学有机化学专业毕业来到我校任教。从事两年基础教学后,为了提高专业水平,让自己的事业有更长远的发展,200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四川大学研究生,并在三年后继续攻读博士。
六年深造的日子辛苦而忙碌。六年来,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双休日,而把一切可用的时间全都奉献给了实验室。日复一日的辛苦,年复一年的研究,努力没有白费,在这六年里,他协助导师进行了“863”、“973”等大型基础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正是这六年的学习经历让我找到了事业的目标和方向,这对我的科研有着深远的影响。”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他毅然收拾行囊重返西华。
化学实验中心 “梦”开始的地方
物理与化学学院于2005年成立,起步晚,底子薄。马老师回校后,担任《有机化学》方面的理论课教学以及《有机合成》和《波谱分析》两门课程的双语教学任务。2007年,我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马老师临危受命,出任化学实验中心主任。
以当时的条件,化学实验中心远不能完成相关专业的基础实验教学任务,急需扩建。在得到上级指示后,回校仅一年的马梦林立即投入到扩建的筹备工作中。长达一年的筹备工作繁重而琐碎。 “软件”方面,大量的档案和实验报告需要归类整理; “硬件”方面,新购进的11台大型教学仪器从安装调试到投入使用,直至形成战斗力都需要他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
一台一台调试教学仪器,马老师起早贪黑地工作在实验室里。谈到这段经历,他总是说:“这是全体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个人的贡献是不足挂齿的。”
“快乐”科研 硕果“林”立
学生眼中,马老师是一个以实验室为家的“科研狂人”。“如果哪一天没进实验室,我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除了节假日外,他每天早上9点进实验室,晚上8点离开。从读研以来,他九年如一日泡在实验室里。
回到西华大学的三年时间里,马老师潜心科研并取得不少成果。他不仅作为负责人领导二苯醚类抑菌剂的合成与生物性能研究等多个项目的研究,而且有多篇专业论文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他有两项专利申请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预审,他还作为主编编写了“四川省科技志85-05篇”化学工程章节,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服务社会 造福百姓
“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服务社会,造福百姓。”马老师一直这样认为,他也因此一直热衷于公益事业。2007年,他被中国化工网“专家技术频道”聘为特聘专家,为广大群众做精细化工方面的专业解答。
(下转第二版)
西华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