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向死而生


  “世界末日说”曾经无数次被提起,人们总是乐于思考,人类从哪来,人类将往何去,时间会停止吗,宇宙有尽头吗,宇宙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在杰青科普 报告会上,李向东、朱宗宏、韩占文、吴学兵4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带领我们走进浩瀚宇宙的苍穹。
  “宇宙学是一门精密科学。”经过漫长的科学研究,科学家们现在已经能告诉我们宇宙的年龄、来源、大小等等。我们知道,人类诞生于地球,地球处在太阳系里,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却只是 宇宙 的 一个小角落。人类那么渺小,却依然对未知充满好奇,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未知的探索,不断地提问、发现、解答。我想这才是人类存在着的意义所在———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宇宙已经存在了137亿年,地球存在了46亿年,人类也已经 在地 球 存在 了数百万年,而唯独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这每一个个体,都只是微 不足 道 的百 岁之躯。可我们却还是会骄傲地说,人类的发展史,一下子是说不清的。宇宙大爆炸之后,世界由混沌的状态慢慢变稳定,形成星系,形成天体,诞生生命,诞生人类。人类在这个过程中,从诞生之初的懵懂 到使 用 并制 造工具,再到运用知识去认识自己、探索这个世界,其间历史带着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不停向前,我们才有了如今对世界的认识,这实在是值得骄傲。
  在我们的认识里,运动是宇宙的天性,庞大且没有边际是宇宙的模样;在我们的认识里,人类是宇宙的微尘,宇宙那么大,我们不会孤单。处在相似的宇宙环境下稳定的发展,或许在某一颗同样含水的星球上,有人类的友邻,亦或许,生命恰恰正以另一种形态精彩着。
  对这些认识,我们理应骄傲,我们就是在一次次对零起点的突破中找到了世界的真相。根据科学家推测,宇宙未来将继续膨胀,那都是自然的选择。我们可以不断地去认识,却终究不能改变。不能改变太阳能量的燃尽,不能改变地球总有一天被太阳吞噬,那么,难道我们人类所做的一切都将是末日前的徒劳吗?
  我想不是的。当你逃避对死的思考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逃避对生的思考。我们骄 傲 着取 得 的发 展成就,同时我们探寻未知,是一种类似本能的动力在驱使我们。对于个人而言,时间是有限制的,人生如同宇宙,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而在你存在的时间,你要怎样过得有意义呢?
  去寻找问题、去质疑问题、去解答问题,宇宙大爆炸是一切的起点,它给了科学界无穷无尽的讨论命题,而科学给我们的,是以哲学般的拷问启发人类,我们的存在,是多么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