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此,特别采访了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艺术学部部长兼艺术学部党总支书记秦笑笑和工学部部长兼工学部学生工作副部长王峰:
工学部

艺术学部

十九大回响<















  十九大报告中有多处提及互联网、网络强国和网络安全等词汇,比如 “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 “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等等。
  从个人层面讲,我们每一名参与者都应该努力营造 “清朗”的网络空间,摒弃糟粕,传递正能量;从群体层面讲,我觉得我们青年学生应该能够善于掌握和利用网络资源来学习和生活,而不是成为网络的被奴役者,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学习;从行业层面讲,工学部更与之关系密切,我们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专业都是这个行业的,作为学部老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行业的培养合格的、优秀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的使命。
  通过对十九大报告的学习,我深刻了解到我们的党和国家的确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这是我们民族崛起和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两步走”的宏伟奋斗目标需要我们每一名中国人,不论是党员还是群众,都应该为之奋斗。
  在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引领下,中国发生了巨大了变化,各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我们完全有信心,在今后的五年,中国的发展会更好更棒。
  作为一个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对于十九大报告,我印象最深的关键词语就是 “不忘初心”和 “勇于创新”。新学期艺术学部将围绕 “不忘初心、立足传统、放眼世界”的教育理念,紧密围绕专业建设,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全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政策。
  在创新方面,艺术学部继续积极探索学生培养新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方面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社会人才。
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个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香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讲完了。
  《第一炉香》的开篇便是如此,精巧抓人,华丽哀伤。在女主人公葛薇龙的故事里,明艳里透着哀伤,爽脆中透着曲折,爱情里透着尘埃。华丽风韵的故事,苍凉的注脚。
  葛薇龙对梁太太说:“我知道我变了。从前的我,我就不大喜欢,现在的我,我更不喜欢。我回去,愿意做一个新的人。”只是她回不去了。从前的葛薇龙是南英中学里一个普通的上海女孩子,但是,当她踏进梁太太香港山头华贵的住宅区的时候,她就不再是葛薇龙了,她是同睇睇,睨儿一样的诱饵。她最初因为学业才私自找到早已与葛家断绝关系的姑母梁太太,求她收留自己在香港读书,但是梁太太收留她,只是因为想利用她做诱饵,给自己勾引些年轻帅气的男子来。
  终究她留下了,她回不去。葛薇龙留恋的不是这无线电里的乐声,不是那盏红纱壁灯,不是充满丁香花末的壁橱,也不是这乱山中凭空擎出的金漆托盘,而是她深爱的乔琪乔,让她彻底走上这条不归路的乔琪乔啊!
  葛薇龙为了嫁给乔琪乔,学习她以前避之不及的勾人的把戏,心甘情愿地出卖自己为他挣钱,维持着她所能感到快乐的卑微的婚姻。
  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写到“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第一炉香》中的确如此,整整齐齐的长青树,纤丽的英国玫瑰,疏疏落落的两个花床,轰轰烈烈的野杜鹃,灼灼的红,浓蓝的海,海里泊着的白色大船,色彩的强烈对照,给人一种眩晕的不真实感。不单是色彩的对照,处处都是对照,各种不调和的地方背景,时代的气氛,荒诞,精巧,滑稽的花园里,薇龙的故事处处生出了苍凉,落满了虱子。
  葛薇龙是张爱玲笔下这个时代广大的负荷者的代表,是接近事实的,是认真的,她没有悲壮,只有苍凉。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则是一种启示。《第一炉香》便有这样的魅力,读罢,总要惊上一惊,叹上一叹。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朴素。华丽风韵的故事,末了,苍凉的注脚。
味道是每个人特有的记号,或嗜甜,或喜酸,或愿终生浸于辣中,或愿一品苦味萦在心间。人生的最初不过一掬清水,几经岁月变迁,世俗在其中走了一遭,被镀上了不同的味道。当品尽人生百态,尝遍天下滋味时,才蓦然发现,平淡如水才为生命之本真。
  如水的人生恰如苏轼所言:“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欢之味,淡而宁静。在人生这场修行中,持以清欢,在一次次对心灵的朝拜中,解得如水人生。
  撑一支长篙,溯于宁静湖畔。遥望一人缓缓而来,立于舟头,忽而长吟:“满载一湖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夕阳,放起粼粼细浪。”张孝祥的人生就如舟下的水,恬淡清逸。谁能否认他在这淡如水的境界中悟到了真谛?
  执一卷古书,步于竹里馆内。袅袅琴音和风入耳,穿枝拂叶,戏兰弄竹,摩诘独坐于馆,于平淡中体味人生清欢。任时间轰轰烈烈,任世事变幻万千,王维寻到了他心灵独处的那份静谧,抚琴弄弦,琴声似水,生命如水,他用心体会。
  品一盏清茶,行于江南水岸。缕缕烟雨唤醒过客,泛起涟漪,邂逅行云,氤氲的水汽。这时的江南宛若女子一般雅气,温柔曼妙。三生石畔泥土的芳香卷起微风斜阳迎面而来,质朴真诚。江南的清静醉了人心,惟愿将余生都献给这片土地,只因贪恋这难得的清欢。
  披一条素雅哈达,立于青藏高原。纤纤细草曳动身姿,绿土人心,涤荡灵魂。静看藏民平淡单调的生活,恰似雅鲁藏布江的水,日复一日,潺潺流淌。
  他们或许不谙世事,可他们却爱自己阳光般的肤色,爱着一手的草香和奶香,爱着淡如水却又暖人心的生活。躺在香软的草地上,仿佛一伸手就能触到蓝天。任时光在四周徜徉,品味人生如水的清香。
  人生其实不需苛求太多。烟花易冷,人事易分;扰了世俗,闹了人间。流走了江南烟雨,逝去了高原清香;熬枯潺潺流水,碰断青瓦黛墙,最终又能留下什么?
  只愿掬一米阳光放在心上,烹一盏清茗与天共享,温一壶热酒醉笑千场,寄一笺尺素不诉离殇,许一语心意不言断肠,握一支素笔宣纸两行,度一遍人生清欢一场。
  人间有味是清欢,抓不住明月的影,但求一颗琥珀的心,于繁忙中,饮一杯淡水,哪怕片刻清欢,也要认真欣赏。
一个好的阅读者,在读书,观影,听歌之后总会有自己的思考,抓住那份灵感,做一个“悦读者”,文章800字左右,快让我们倾听你的感受吧!来稿请发至邮箱:huihuayuanbao@126.com,我们非常期待您的来稿。来稿即代表您授予本报社对您作品的改编权、书面印刷权和电子版传播权,本启事长期有效。拿起手机关注汇华学院报公众号,即可查看最全文章以及文化版最新征稿启事。
沉醉在岁月中品味恬淡的生活,用一抹清香点缀时光的韵脚,活在轻盈的气息里,踮起脚尖,和生活来一支酣畅淋漓的圆舞曲,这是优雅的味道。流年里,记忆随着轻柔的风、淅沥的雨一起走着,直到渐渐淡忘,这是记忆的味道。花开花谢,独自飘零,你会发现,生活拥有着不同的味道。
  我见过站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安静看书的人,周围的喧扰好像都与他无关,一本书,这就是他的风格。我想大概此时的味道就是一个人的狂欢吧。
  我见过站在几平米的商铺里,熟练地将饭打包,递给顾客的人,这个简单的动作不知每天要重复多少遍,但或许只有这种忙碌的味道才可以减轻一点肩上的压力吧。
  我见过在瑟瑟秋风里,穿着婚装在银杏树下拍外景的情侣,虽然是穿风衣的时节,但看到那一幕,却只会觉得温暖。
  有的人过得潇洒,有的人过得匆忙,因此不同的人品尝的生活味道便不一样,欢喜处和落寞处的味道自然也就不一样。但日子久了,每个人身上便会带有独特的味道,温柔抑或生猛,冷静抑或冲动。酒需要久酿才能出香气,生活也需要久熬才能慢慢地出来自己的味道。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选择踏青,择一处幽静场所,沐浴着阳光的温暖,感受风声轻柔地拂过脸颊,吹动着树叶瑟瑟作响,吹醒了万物肆意地生长,在寂静的青石板上,镌刻下美丽的期许,愿青春长驻,愿生活安然。
  我喜欢一杯茶,一本书,一个人,一个安静的房间,哪怕就静静地待上一天,也会让我很享受,很安然。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享受其中,生活便会独有一番味道。
  生活就像一杯温热的咖啡,第一口,你的舌头会告诉你:真苦。但你耐着性子把它喝完。然后细细品味,你的心会告诉你:真香。而这,就是生活的味道。生活清浅,淡淡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