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我想要去的“诗和远方”


  宋朝诗人苏轼这样形容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苏轼眼中,西湖美景如美人西施。但在我心里,我却找不到一位美人来形容我心中的“诗和远方”———婺源。此话之意并非是说美人不美,只是此景于我而言有着非凡的意义。
  春天无疑是婺源最美的时候,每年三四月份的婺源就好像十八岁的少女,油菜花开得居然如此毫无顾忌,漫山遍野金灿灿的。白墙黛瓦的名居建筑静静地矗立在一望无际的黄色地毯中,相映成趣。游客们纷纷拿起手机相机留住这美丽的景色,漫步其中的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世外桃源”。我想诗人陶渊明如果来到这里,也会无缘由地爱上它。
  漫步于古村落中,在河边洗衣的农家妇女时不时会抬头望一望前来游玩的游客,田间的牛儿正在悠闲地啃着青草,木筏行于水面上,古色古香的窗户旁盛开着白梨花,当地居民采摘油菜花编织着美丽的花环。我行走其中,感受着宁静古老的气息,仿佛置身于一种“乌托邦”理想家园中的不真实感。走进古巷中的民居,木制的房屋和家具,石块与木板铺成的地板,仿佛进入时空隧道,来到素雅安静的古代。
  婺源是一个朴素的地方,依山傍水。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灯火霓虹,有的是朴素淡雅的徽派古民居,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还有善良而淳朴的居民。与婺源有两日之缘,我内心感受到它确实是一个值得细细感受和品味的佳地。在如今这样一个纷纷扰扰的大千世界,婺源以它独特的魅力坚守在群山深处,给人一种宁静、朴实的温暖。这种别有一番滋味的美景让我无数次为之倾倒。我想,如果抱着浮躁的心态来到这里,应该很难领略到它真正的魅力所在吧。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对于我来说,我想婺源就是我心中的一个 “诗和远方”,因为它的古色古香,因为它的朴实善良,因为它给人的那份温暖和宁静感,它就像是一片希望的田野,给予本地居民善良淳朴的性格,给予游客一种心灵与大地之间的亲切感,给予中国绚烂之光。
  有缘再见,我想去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