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胡贝尔教授莅校讲学受聘华大名誉教授 丘进校长颁发聘书





  罗伯特·胡贝尔教授为华大学子签名留念。


  本报讯3日至4日,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胡贝尔(RobertHuber)应邀讲学华大,并受聘华侨大学名誉教授。继杨振宁、麦克法登之后,华园学子再次亲睹国际大师的风范,感悟世界前沿的精彩。
  3日下午,在泉州校区陈嘉庚纪念堂四楼科学厅,校长丘进教授向罗伯特·胡贝尔教授颁发华侨大学名誉教授聘书,并为其佩戴华侨大学校徽,赠送纪念品。
  罗伯特·胡贝尔教授1937年出生于德国,1963年获德国慕尼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德国马普学会生物化学研究所生化研究院负责人、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特邀院士、德国化学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结构生物学研究工作。
  多年来,罗伯特·胡贝尔教授几乎包揽了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各种大奖,并因为在“细菌的光合作用中心之蛋白质复合体的三维空间结构”方面所取得的开创性成果而荣获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此次莅校访问,他为华园师生作了题为“生命基石的奥妙,蛋白质的构造”的演讲,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治学和人生经验。
  演讲中,胡贝尔教授介绍了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从物理、化学、生物及医学的角度讲述了蛋白质科学研发以后的社会效益,并用具体例子深刻剖析了蛋白质工程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他同时从纯科学、应用科学到人类临床实践的角度,阐述如何将蛋白质科学理论发展到产业化过程,并认真回答同学提问。
  此次讲座由华侨大学分子药物学研究所、外事处、科研处和分子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副校长吴季怀教授主持讲座。
  分子药物学研究所万江波同学在听了胡贝尔教授的演讲后表示:“以前感觉诺贝尔奖得主总是离我们很远。今天有幸听到胡贝尔教授的现场演讲,觉得自己只要通过努力,将来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番成就。”
  4日下午,胡贝尔教授还在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为厦门校区师生作同题演讲。 (张为健 王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