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注重双创人才培养,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编者按
     近年来,学院围绕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目标,以“一系一品”建设为抓手,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在师资队伍、教学改革、德育工作、系部文化等不同层面持续加强内涵建设,系部内涵建设的亮点与成效逐步凸显。本期主要展示机电工程系内涵建设的部分情况,以飨读者。
    如何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发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项目研究、智力服务的功能,构建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成为机电系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发挥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功能

    机电系除了通过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班培养具有双创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还积极与本地企业合作办班,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输送创新型人才。一方面鼓励教师去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继续教育培训,选送优秀的教师去企业或地方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去机关或企业进行有关的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引进社会上的优秀师资力量,聘请有创业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的人才到学校进行演讲和任职,更好地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热情。龚浩等多名企业骨干被聘为我系的兼职教师,他们为学生讲课、指导学生实践,加深了学生对创新创业和工作实践的认知;张迪、徐仁鸿等多名优秀毕业生组成讲师团,每学期回母校为学生演讲,分享他们创业的心路历程;本人曾在外资企业工作五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项目经历,为学生带来了前沿科技和创业实践的诸多信息。此外,机电系师生还密切关注有关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创新创业训练等实践活动,努力提高活动的科技含量以及创业实践的成功率。如周宏雷教授带领学生们设计制作的“新型吸尘机器人全方位行走机构”等作品,多次在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中获奖。近五年,“超薄铝型材自动切割设备的研制”等近20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均顺利结题。

  二、发挥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研究功能

    机电系与技术型企业、生产型企业结成职教联盟,共同开展行业项目研究和行业人才培养工程,在提高学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水平、为地方产业提供双创型技能技术人才的同时,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提升地方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多年来,我系与江苏吉鑫风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华宏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富仁集团公司等40余家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2018年又有多家企业向我系表达了合作的意向。我系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社会效应,带领老师和学生多参与企业项目。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也把企业创新创业的实战经验引入了学院,促进学校科研向纵深发展,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也有所提升。至今,我系累计完成企业项目及技术服务100多项,获得各项专利6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0多项。

  三、发挥创新创业教育智力服务功能

    机电系教师关心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并为江阴经济的发展提供各种软服务。教师们积极申报无锡市政府、江阴市政府或科协主持的各类软课题,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讨论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献言献策。2017 年 6 月,毛曙宇、陈晓春、张良、王益辉等老师申报的无锡市科协软课题 《校企合作培养“现代工匠”的案例研究》 顺利结题。随后,毛曙宇又成功申报了无锡市科协软课题 《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无锡产业升级转型的研究》。这些课题的成功开展,为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转型提供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生动的实践案例。

  当今社会对双创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我系双创教育任重而道远。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加快打造双创型师资队伍、建设系统的双创教育体系、搭建创客空间和平台,是我系双创人才培养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