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武术,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武术,其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它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为轻松提升学生的精神和身体素质,使学生的头脑得到应变能力训练,我校于2008年成立武术队,迄今取得优异成绩。上周三我们应约走进本校武术队,感受他们防卫健身、精进卓越、快乐通融的运动氛围。
华北理工大学武术队成立至今已有16名十分优秀的成员,对于他们来说,武术如同磁铁一般深深吸引着他们的心灵。无论是长拳、太极拳、南拳等拳术类,还是散子、推手、短兵、长兵等攻防技术,一招一式展现的是民族精神的磅礴气势,一礼一让折射的是中华文化之刚正谦逊。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礼让友爱的团队风气成就了我校武术队的累累硕果--2008年武术队刚刚成立就在第一届河北省大学生武术比赛中斩获3枚金牌,在此之后武术队曾中断6年,于2015年再次组队参加第七届河北省大学生武术比赛并获得5枚金牌;2016年在大学生武术比赛中获得3枚金牌,取得男子集体第2名的好成绩;在河北省第八届大中学生武术比赛中更是众奖纷呈,比如:陈尚华获自选棍第2名、地躺拳第2名、男子集体第2名;苏斌涵获南拳第3名、南棍第3名、男子集体第2名;李海啸获长拳第1名、翻子拳第2名、九节鞭第2名、男子集体第2名;李强获南拳第5名、南棍第7名、男子集体第2名;李梦豪获双截棍第8名、男子集体第2名;杨燕获太极拳第1名、太极剑第2名、女子集体第7名;陈晓敏获初级三路第1名、初级剑第4名;李嘉木获太极剑第6名、女子集体第7名;马旸若获女子集体第7名;丁雪获女子集体第7名。然而,他们并没有止步于此。2018年1月,在我校举行的河北省第九届大中学生武术比赛中,校武术队获得了男子乙组团体总分第1名,女子乙组团体总分第3名的好成绩。
一个优秀的团队一定有一位卓越的领导者,武术队的齐心协力、荣誉加身离不开马虎教练刚柔并济的倾囊相授。马虎教练六岁开始习武至今已达全国武术六段位,曾任印度尼西亚国家队武术教练、2003年少林功夫马来西亚巡回演出团教练、2008年美国国际武术节裁判长,现任曹妃甸区政协委员,华北理工大学武术队教练。他一朝为师,良心育英才,在采访中他端正严肃,全程耐心的为我们介绍他的学员们,每个人的性格,擅长的技术,籍贯、家庭情况他都了如指掌。他说:“我的队员们就像是我的孩子,我们都互相关心,但是武术本就带有一种严肃的感觉,所以我平时对他们的要求比较严格。武术是一项运动,却又不同于普通的运动,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可以说是中国的国粹。习武至今,武术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在我的理解中:武术学习不仅能够锻炼自身的舞台表现能力,更能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强大内心,在日常的学习中锻炼出一种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来自教练几十年武术学习的真情流露,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坚持爱好,昂扬成长。
采访过程中,热情的队员们特意换上参加比赛时的表演服为我们表演。南拳表演者孙斌涵出拳时就像猛虎下山一样向我们扑来,十分大声的剁脚声音在训练房里回荡;接着的是九节鞭表演,李海啸甩起鞭子来苍劲有力、伸缩自如、刚柔并济……当他们提起器械的时候,收敛了灿烂的笑容,刷地亮开架式,身如桅杆脚如船,伸缩如鞭势如澜。那种与武术融为一体的自信有着强大的磁场,吸引着周围的人。当被问到“武术队对你意味着什么”时,队长李强说:“武术带给我更多的是修身养性,它是表达自身的一种方式,就像唱歌跳舞一样,一招一式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和情感,使我的内心变得更加清净,更加平和。加入武术队这个大家庭后,我提高了自己的技术,而且认识了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认识了教练,可以说他是我人生的一个导师,不仅给了我武术上的指导,更是给了我生活上的关心与支持。”多次获奖的陈尚华感慨道:“武术,与其他学术一样,想学好就要付出的努力多一点,汗水流的多一点。武术可以塑造一个人更强健的体魄,这也是学习武术的一个宗旨,同时它也可以磨练人的意志,使我的性格变得更加坚韧。”
“学校是我们坚强的后盾!”这是武术队对学校发自内心的感谢与信任。采访中队员李嘉木说道:“武术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支持,我们感觉得到学校对队员十分照顾,无论是奖励政策还是专业课程的安排都十分合理。因为有学校作为后盾,我们只要踏踏实实的训练就可以了。”他们的成功,学校的助攻,希望武术队能不负众望,在下次比赛中勇摘桂冠。
“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它是由我们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们用智慧和汗水凝聚而成的一座“万里长城”。千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把它推向了顶峰,成为世界人民喜欢的一个体育项目。如今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练武术更大的意义在于传承,扩大它的影响和受众范围是我们的责任,华北理工大学武术队希望与大家一起努力,使武术文化更加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