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多学科优势研究力量 创建“黄河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我校举办“黄河学”高层论坛
本报讯 11月21日上午,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黄河学”高层论坛在我校金明校区开幕。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环境与规划学院名誉院长孙九林,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殿魁,我校原校长李润田,我校校长娄源功,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小建,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侯甬坚出席本次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开幕式由中心执行主任苗长虹主持。
娄源功对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在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后,他表示,河南大学的学科门类和发展结构为“黄河学”的创建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科支撑,学校将从各个方面对“黄河学”学科体系的发展给予支持,使其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特色学科。
孙九林指出,河南大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黄河学”的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希望与会人员加强交流、共同探讨,深入挖掘黄河流域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为“黄河学”的创建提供理论支持。
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给论坛发来贺信,她“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母亲河,让我们与她同在”。
开幕式后,李国英的“河流伦理”、李殿魁的“论黄河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的地位”、侯甬坚的“揭示古老民族生存哲理的黄河学”等大会主题报告相继举行。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与会代表着重探讨“黄河学”建设的意义、学科属性、学科内涵、研究思路与方法等问题。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以黄河文明与沿岸地区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综合性研究与咨询机构。去年,我校成为河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以此为契机,学校依托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研究中心,整合经济、地理、历史、文学等优势研究力量,创建“黄河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本次活动受到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河南日报》、大公网等多家媒体都报道了这次活动。(唐 田)另讯 当日下午,金明校区锥形报告厅,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国英从校长娄源功手中接过聘书,成为我校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娄源功对李国英接受聘任表示感谢,他说,李国英主任在黄河管理、黄河学研究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此次受聘河南大学一定会促使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再上新台阶。随后,李国英作了题为“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精彩报告,并详细解答了与会师生提出的有关河流治理的问题。
报告会后,李国英在原校长李润田和孙九林、李小建等陪同下来到环境与规划学院参观考察。在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数字区域模拟开放实验室,李国英详细察看了我校地理学科在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经济发展、数据平台开发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代表性成果,并观看了“虚拟黄河漫游系统”。李国英表示河南大学地理学科实力不凡,几十年来围绕黄河流域做了大量的工作,对黄河的管理和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希望今后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合理开发、积极保护母亲河做出应有的贡献。 (张海鹰 王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