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难忘樟木镇


  从西藏自治区聂拉木县城到与尼泊尔接壤的边境小镇樟木镇,只有不到30公里的车程,海拔却从4010公尺陡然降落到2000公尺。这样的山路,这样的落差,在整个地球上,大概也只能出现在喜马拉雅山麓。
  这段被称作樟木沟的行程,留给了我太多的思念与向往。
  司机是一位藏族小伙子,叫南木加。一上路他就告诉我,不要害怕,他在这条山路上已经开车好多年了。尽管有他的宽慰与鼓励,我浑身的每根神经仍然绷得紧紧的。不仅牢牢地攥紧车内的把手,脚下还总是情不自禁地做着踩刹车的动作。因为,这条在大山里硬凿出来的路,只能单向一车道行驶,脚下就是万丈深渊。稍有不慎,就能让我们这些在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上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灵魂出窍。
  好在这里风景独秀,它既不同于内地经过人类精心开发和设计的旅游景观,也不同于西藏其他地区原本就有的蓝天白云、冰川、荒山莽原和纵江横河,而是以其独有的秀丽与茂盛,向人们展示了喜马拉雅山一段鲜为人知的画卷。
  青山缭绕,云蒸霞蔚,薄雾蒙蒙,植被蓊郁。大概因为人迹罕至,闯入眼帘的茂密与葱茏让人很容易把这里与尚未开发的原始森林联系起来。从海拔4000公尺的高处朝着樟木镇行驶,简直就是在做俯冲,抑或是从高台上的奋身一跃。坐在车上,仿佛有了在大海上航行的感觉,一任绿浪簇拥,一任波涛翻卷,那山的险峻竟不再狰狞,植被的茂盛竟不再神秘,反而有了一种捷足先登的惬意与自豪。
  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看车窗外的景色,咀嚼出的味道就更让人赏心悦目了。这段高山深谷虽然既陡且窄,森然的树林中却裹挟着无尽无休的涓涓清流。由于地处亚热带,这里气候潮湿,一年四季雨水极其丰富,在这里,最容易看到的,就是满山遍野 “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了。最多的一面山崖上,可以同时垂下十几条又宽又高的瀑布,尤其是波曲峡谷曲乡段至中尼隧道的一段,群峰陡峭,高耸入云,峰顶裸岩流水潺潺,汇成瀑布,被阳光一照,七彩纷呈,波光粼粼,让人顿生身入仙境的奇妙感。大自然仿佛把传说中的七仙女全都招到这儿来了,只要她们信手拈起一条飞瀑随意一甩,漫山遍野顷刻之间就会喷珠吐玉,琼浆四溅。
  朋友告诉我,行走在樟木沟,从来不用刻意洗车,满山的清泉会把你的坐骑擦拭得非常干净。果然是这样,当樟木镇映入我们眼帘的时候,我们原本草绿色的车子已经像一位刚刚出浴的俏佳人,与整座城市融为一体了。
  樟木镇是一座悬挂在山崖上的小城。山崖上房挤着房,房驮着房,高低错落,层层紧挨。街道因为总是接受山泉的冲刷,似乎从来没有干过。道路很狭窄,两旁全都停满了各种各样的中尼两国的汽车,好像只有一条能把小镇串起来的干道。道路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商店、酒吧、歌厅、茶座,琳琅满目的印度、尼泊尔舶来品商店,这让许多来此淘宝的商人客户流连忘返。我问聂拉木县的一位负责同志:你觉得像樟木镇这样的地方,最需要国家扶持的项目是什么?他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只要修一个大型停车场,我们保证当年让藏族同胞的收入翻一番。
  入夜,宿在樟木镇唯一一家由聂拉木县政府开办的宾馆里。深夜,外面持续传来震耳欲聋的响声,让我一直以为是在下特大暴雨。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心里胡思乱想,一夜未眠。清晨,披一身日出的晨曦,我站在阳台上朝街上一看,哪里下雨呀,明明是响晴的天。原来,那巨大的响动是漫山遍野的瀑布合演的交响大重奏,怪不得如此动人心魄!
  美丽的樟木镇哟,祖国西部边陲的一颗明珠,你把我的那颗心留下了!
  (王树理:中文系74级学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