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改革开放的不惑之年,承载着全国人民对实现“中国梦”的寄托,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在这扬眉吐气、令人振奋的一年里,院学生记者团迎来了她15岁的生日。 十五年来,一届届来自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记者,怀着青春绚丽的梦想,及时捕捉学
有时候,当自己身在其中,每天相遇,每天相拥,如此天天相守,可能很难估摸自己对她有多么的热爱。
记得在院学生记者团第九/十届换届时,我在作最后的发言,快到结束话音还未落,感觉眼眶暖暖的,还是坐在旁边的赵老师看到了我的囧样,连忙打断了我的话,但终究还是湿润了眼眶。那一刻,我才真切的感受到,原来自己对这里是那么的热爱和眷恋。
院学生记者团是小牛山孕育出来的,她是小牛山的一个特殊的牧场。牧场的主人快乐地守护着自己的羔羊,他悉心传授大自然中的智慧和文字中的奥秘。
十五年的光阴,春去秋来,一茬又一茬。一群群羔羊载着满满的收获,从小牛山出发,在大自然中磨砺、成长。是这位辛勤的牧羊人———院报总编、院学生记者团的创办人赵道元老师,给了院学生记者团特殊的气质和魅力。她的气质坚毅独立、自信豁达、有品有味,她的魅力知识改变命运、文字成就未来。
现在我已经离开院学生记者团快五年了,院学生记者团一直是我心心念的地方,总会不时的想起她,想起曾经的人和事。在这里,太多人有着同样的奋笔疾书、挑灯夜战的故事,有着同样的看到铅字被印刻、作品获好评的快乐,有着同样的我的团亲我的团的深情的友谊。
我时常在想,人生的际遇真的很奇妙,倘若我没有参加面试,没有进入院学生记者团,或者没有那么坚持和执着,那些故事、快乐和友谊是否都跟我无缘?还好,我是那么的庆幸,在最好的求知年华遇见,又是如此的投缘,在知识的海洋里相识相知。
在院学生记者团的日子,是我求学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院学生记者团深刻影响了我的人生轨迹,教会了我如何成长,给了我自信、勇气和力量去追逐梦想。
饮水思源,心怀感念。祝记者团十五岁生日快乐!正值芳华,永远芳华。
(作者为院学生记者团第九任团长,现任中建三局中建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