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 扬 工 匠 精 神 追 求 闪 光 人 生
精益求精、敬业专注、守正创新、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工匠精神”意蕴深长。“工匠精神”呼唤的是对职业的敬畏、对品质的要求、对精神的坚守、对创新的渴望。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作为中国梦的生力军、缔造者,该如何理解与传承工匠精神?———11月23日晚,学院“弘扬工匠精神·追求闪光人生”大讨论成果交流会在长安校区剧场举行,一起来看看机电学子是如何理解工匠精神的吧。
陈拓(国际教育系):我认为匠人精神分为3点:专,要一以贯之;严,要一丝不苟;精,要精益求精。作为当代的机电学子,我们要跟随前人的脚步,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实践中,要做到精益求精,学而不厌。在我们国际教育系,同学们积极开展英语角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校运会和今后的学习中,这也是工匠精神的日常体现。日本“秋山木工”创办人秋山利辉说,“一流人才,拥有一流的心性”。我校长安校区开展半军事化管理,就是将培养一流心性其渗透到每一个细节。在生活中,我们班积极向免检优秀寝室靠拢,我们关爱同学,生日之际使同学感受到家的温暖;在学习上,我们严以律己,把握每一天的晨读,同学之间实行师徒制进行带动。希望我们可以像匠人一样无愧于光阴,不羞于岁月。远离车马喧嚣,在内心修篱种菊。
王勇(电气电子技术系):就工匠精神我们总结出三个关键词:一敬业,即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怀有一颗敬畏之心,视职业与生命同等重要;二精业,就是要精通自己的职业技巧;三是奉献,耐得住寂寞,不贪图名利,将自己融入工作。工匠精神的内涵是“精益求精”。是工匠们结合了自身的耐心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把工作做得细致入微的一种敬业和精业。我们电气电子技术系的义务家电维修小队也经常组织活动出校门免费帮助附近居民来修理坏掉的家用电器等,这不仅让我们自己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为学校挣得了好评和荣誉!这也是工匠的奉献精神在我们机电学子身上的具体体现。从工匠精神到机电精神,发扬属于我们的那一份光芒,做成自己的卓越品牌,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应该为了我们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学习和生活中懂得怎样去创新,让工匠精神的内涵深深印在我们心中,我相信,将来机电学子在社会上成材之日必是中华傲立于世界之时!
潘江峰(机械技术系):机电精神就是秉持“求实、求精、求新”的校训,通过各种文化建设活动,进一步挖掘、深化和传承学院的精神文化。随着机电精神的展开,我们机械技术系也有了自己的总结。即:一、永远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坚持“奉献、规范、坚忍、创新”,脚踏实地扎根平凡岗位。二、始终坚持“精巧、精湛、精准与精益求精”的理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执行规范与标准开始,把“精工”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入到学生二课堂活动、学术社团、文明寝室建设活动中,为企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三、对自己独特的兴趣抱着执着的信念的创客精神,坚持自己的创新理念,创新点燃激情,创新铸造成就。此外,我们几点学子也应该努力做一个有文化品味的人,用人文精神之“道”引导人生;做一个有智慧的人,用智慧去创造未来;做人要有志气、底气和正气;靠素质立身,靠勤奋创业,靠品德做人!
李晓慧(交通技术系):在我们学校就有很多非常具有工匠精神的老师,比如我们交通技术系的张海松老师。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机电人,曾是汽电0732班的学长,上学期间踏实勤奋求实进取;现在是汽电1612班的班主任,工作教学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在校期间,他就获奖无数,毕业后,又一边工作一边提高自己的学历和技能水平,因怀有教师梦,他回到了机电,当了老师,为母校服务。在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大赛中,张老师获汽车全电气系统检测与维修一等奖。张海松老师身上体现出的“踏实进取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正是我校“求实,求精,求新”校训的具体体现。“凡是专经于一,必有动人之处。”在这个世界上,你就爱一种东西,你就在你爱这种东西的时候把自己练到完美,练到无懈可击。用一种执着的,精益求精的工匠态度积极面对生活,成就出自我的魅力,成就出自我的大国工匠。
陆盈锋(材料技术系):工匠精神的意义就在于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那么第一就是热爱你所做的事,第二才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工匠精神。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着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完善,最终成为众多客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是完完全全享受的,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对于材料系的学生而言,不论是材料控制技术、还是材料成型的加工,亦或是物理测试和化学测试、还有质量检测。他们认真负责地对待,聚精贯神地工作,他们有着精神饱满的状态和一丝不苟的态度。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我们机电学院的一员,专注本专业的知识,对自己的每一次作业都精益求精,对未来的自己有清晰的认识,懂得自己的工作就是自己的事业,才会有对美的远见!
沈佳红(经贸管理系):工匠精神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精神,这种力量可以促进我们社会的进步。那么,我们如何去弘扬工匠精神呢?———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导向,人们总说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一个积极向上的三观,有一个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和一个良好的创新机制,是工匠精神一直延续下去并发扬光大的必要条件。就我们大学生们而言,拥有工匠精神意味着应该掌握专注本专业的知识,对自己每一次的作业都精益求精,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以及认真对待每份工作的态度。工匠精神的基本要求就是: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点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少一点浮躁,多一点纯粹;有不追求极致不罢休的气派;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当你抱着一颗追求完美的心,你所创造的一定是被人们所称颂的东西。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十年如一日的信仰,而一个信仰足以带领我们走上更高的地方。
陆楹赟(设计与艺术系: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作为学生,在当下这个大环境内,我们又该如何融合工匠精神呢?其实工匠在现在的定义中已不仅仅局限于我们传统的工人匠人,他更代表的是一种人———一种具备平凡工匠精神的人。在安定的校园生活中,具备工匠精神的学生,会在自己专业上不懈努力与刻苦钻研,这样的人,他们不会觉得生活空虚,他们会记得自己做过什么,反而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充实,专业上也是精益求精,每一份努力的倾注都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到最后专心专意的做完,这就是一种工匠精神。
阮何涛(信息技术系):工匠精神需要坚持,但是坚持不等于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而在于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当你把一件事情或者是产品做到几乎极限的时候,你能否坚持下去,再作出哪怕是一点微小的突破,这才是工匠精神的内涵。同时,工匠精神也不意味着守旧。工匠精神中并不仅仅只有传承,守旧的终究会被淘汰。守正、创新,才是工匠精神的内涵。更需要你热爱你所做的事,敬畏你所做的事,坚持你所做的事。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工匠精神。这能让我们更快地进入状态,能让我们过得更加舒适,更有利于帮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此同时,我们机电学子也正用着自己的方式,致敬着工匠精神。我们会用勤勉求实展现自己的才力和智力;用精益求精的态度规范的完成每一道工序,在岗位上做好属于自己的守正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