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不忘初心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2007年夏天,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来到德州学院,一眨眼,十年时间匆匆而过。回想自己初入职时的那份激动、欣喜、跃跃欲试的心情,新鲜得仿佛刚刚发生过一样。
  小时候的梦想就是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所以当理想成为现实,我分外高兴也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深知自己肩上责任重大,在工作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先后承担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并且参与了我校公共政治课的课程改革。经过十年的一线教学工作实践,我感觉自己成熟了不少,也从最初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单纯热爱慢慢渗透进更多的崇敬、思考和探索。这是一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也是一份承载着无数家庭期盼更承载着祖国欣欣未来的责任重大而又意义深远的工作。到底应该怎样去努力才能无愧于 “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我时常在思考这个问题。
  为此,工作中我从 “软” 和 “硬”两方面同时下功夫。
  “软”的方面,其实说到根本,只有一点,就是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高尚的人格可以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所谓 “近朱者赤”,讲课时,我也常和学生说 “生命与生命之间是要相互呼应的”,教师自己怀抱一颗赤诚之心,积极乐观勤奋认真地对待工作,真心对待学生,鼓励学生,教授学生,从学生需要出发关心帮助学生,这样的正能量学生一定可以感受得到,也一定会带动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
  “硬”的方面,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 “四结合”。
  一是结合思政课课程特点,精研教材、精心备课。高校思政课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教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根据时事的变化加入新的内容,所以一次备课几年不变的情况是不可能的。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是要把指定教材内容吃透,理解准确。教师自己要先领会精神,全面掌握。接下来还要考虑如何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抓住每一个章节的重点难点,精心准备相关的最新案例、资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顺序,把知识完整准确地传授给学生。
  二是结合课程改革,尝试多种课堂教学方法。如何使思政课教学摆脱 “大、远、空”“两张皮”现象,提高课程的实效性一直是我们致力于解决的问题。讲课的内容编排、语言运用、情感渲染、教具使用等都会影响到课堂效果。所以上课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共鸣,我会结合多媒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视频放映、课堂讨论、报纸阅读、小游戏等,通过不同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其中,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此外,近几年来,我校积极开展思政课课程改革,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带领学生“走出去”,开拓了学生视野,锻炼了学生能力,增进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是结合学生的年龄、专业、需求,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思想教育工作不仅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应该把课上与课下结合起来,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教育才能 “活”起来。比如,教授大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学生刚刚入学,对大学生活还不熟悉,我会从学生的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习规划入手,帮助他们快速融入大学校园,开启人生新阶段,这能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有利于后续教学内容的层层展开。再如,教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我会适时地把教材语言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生活语言,结合社会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等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文件、政策的精神。这其中,本、专科学生即使学习相同的内容,教学过程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本科会添加相关知识的最新研究动态,专科则会依照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分考虑。
  四是结合专业,将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在科研方面,通过几年的深入学习、积累,我渐渐体味到了从事科学研究的那份辛苦和不易以及见到自己劳动成果初成的那份喜悦,学术水平和科研素质有了从量到质的飞跃。当然,除了体味和感悟,从事科学研究带给我最重要的是教会我如何思考,如何探寻,尤其是作为学习思政专业的人如何才能更准确更深刻地去剖析社会问题。自己有了看问题的清晰思路和角度,有了学术积累,才能更好地教给学生。
  十年的努力,我开始收获累累硕果。2011年我教授的课程被评选为学校研究性教学的示范课,同年,我参加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获得二等奖。不久又获得学校研究性教学比赛二等奖。 在学生评教中,我的课程满意率位居本部门前列,我的教学得到了同行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在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研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写出社会调查报告多篇。经我指导的学生,有多名考上了硕士研究生。每当下课时课堂上响起热烈的掌声,每当节假日看到邮箱、手机里学生发来的祝福信息,内心的喜悦不禁油然而生,这时候总是会想,其实这不仅是一份悦人惠人的工作,同时也是悦己惠己的工作啊!
  喜悦的同时,我也深知自己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还有很远的距离。在教学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改正和进一步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
  一是关于理论学习常态化的问题。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不能只把理论学习当作一种政治任务,而应该把学习和自己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教学当中去。在这方面我感觉自己的理论功底还不够深厚,需要加深学习的领域还有不少。而且,如何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让理论 “接地气”也是在工作中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是教学内容目标化的问题。在这方面,我需要将教学内容进一步系统化,甚至有些章节根据学生知识储备情况可以重新编排顺序,今后在这方面还要进一步尝试。此外,关于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也是这次听课专家着重指出的方面。尽管自己对重点难点清楚,但没有给学生明确点出,这会造成学生在听课记笔记过程中没有侧重点,不利于学生抓住学习重点。今后这方面要注意,要让学生对自己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都清楚明了。再就是课程小结,要做到每一章、每一节都有,最好能引导学生以知识树的形式理清每一章节的重要内容,这一方面以前做得不够好,今后要改正。
  三是课堂教学生动化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上课的抬头率是个重要问题。我在讲课中发现,凡是老师讲得幽默的地方或者和学生利益相关的地方,学生就感兴趣,抬头率就高。如果讲课平铺直叙,学生就会觉得没意思没新鲜感。所以在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上要多下功夫,多想办法。课件制作水平要进一步提高,通过多感官综合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做得还不够。再有,大班教学的确使得师生互动有些困难,但还是要多想办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一点,不同专业的同学要采取不同的办法。
  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教师,我深知, “想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只有自己思想道德高尚,理论素养深厚,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我会继续努力,始终怀揣自己的职业理想,不忘初心,认真上好每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