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平凡的世界非凡的人生—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
  从暑假到现在,两个月,我读完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读的很慢很细,到最后,竟不忍心再往下读,不是因为它晦涩难懂,只是它轻轻触动了我心灵的泪点,让我难以继续。当我合上书本的那一刻,内心的感受极为复杂,仿佛是旅途中驻留在一个温暖的小家庭里,到了该告别的那一刻,心里满满的不舍和感动。在书里,我看到了最真实的生活,看到了世间的真情,看到了那份平凡和真挚。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每个人是平凡的,对于这个浩瀚的宇宙来说,我们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这些对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的事。
  谁是这本书的主人公,我觉得是每个人,因为每一个人物作者都用心去描述,但对我而言印象最深的是少平。一个出身卑微的农村少年,一个不卑不亢的傲娇学子,虽然自卑但是依旧选择了上进,因为自尊也决不屈服于生活。他对苦难有着深刻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不平凡的追求。从学生时代的自卑少年到成年时代不怕苦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在痛苦和磨砺中,他形成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我欣赏他对苦难的态度,钦佩他对劳动的认识,羡慕他对生活的理解。在他写给他妹妹的信中说到:“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带给我们的好处将使我们一身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追求生活更高的意义……”。一个人经历了怎样的苦难才能发出这样的感慨,我想这不是我们能够理解的。忍饥挨饿地在学校读书,用精神的食粮填补物质的空缺;对于红梅的疏远,他不怨恨,而是选择原谅,甚至用自己全部的能力去帮助她;晓霞对他的帮助和理解,就注定了这俩个平凡的少年在某个时空会有不平凡的碰撞……晓霞的去世,摧毁了少平生活的希望,那仅有的生活的光也被残忍夺取,晓霞仿佛是他的一个梦,那么真实和美好,却又那么遥不可及。明知晓霞已经去世,那个约定再也不会实现,但是他还是倔强的幻想着她会去赴约。他拿着那束野花,爬上那个小土梁,看着指针指向两年前的那个时刻:一点四十五分,时间继续往前去,再也不会返回他经过的地方……读到这里,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我心疼少平,心疼晓霞,埋怨路遥的狠心,将俩颗紧紧挨着的心生生的拉开,那渗着血的两颗不甘的心深深的刺痛着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少安和润叶,也被生活的苦难磨去了他们的棱角,也许是对现实的畏惧使他们不敢冒险,他们坦然接受了命运的不公,接受那似乎无法改变的人生。少安的妻子秀莲,那个最惹人心疼的角色,她为了自己的亲人,操劳一生,不计较得失,不怕苦,不怕累,委屈都往肚子里咽,处处都为他考虑,哪怕一次次被他误会她都不在乎,只是一心一意对他好,而当他们的生活变好以后,她却无福消受。作者对于秀莲的结局只说了一句:“原西县对秀莲的诊断结果是肺癌”,当我看到这里时,又一次泪流满面,我可怜这个为少安倾尽一生的女人,从身强体壮到患绝症,她掏空了自己,奉献了一生。
  金波和少平的友情,润叶与少安的爱情,润生与红梅的爱情,少平与师傅的师生情,晓霞与福军的亲情,孙玉厚夫妇的感情……贯穿整本书就是一个“情”字,作者用双水村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人世间的全部真情。
  我想,这本书是感情的最好诠释,平凡却又不平凡,我想倾听那些久远的声音,或许这样我会在这个科技日渐发达的时代发现自己的平凡,从而去追寻自己的不平凡。我想你也一样……(学生记者 王庆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