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远方有故事
我喜欢听故事,喜欢讲故事,也喜欢把自己写成故事。小时候的我总是喜欢缠着妈妈讲故事,每天睡前都需要听一个故事伴我入睡,后来长大些就变成了自己阅读,但不知从何时起,睡前读书的习惯被听轻音乐所取代。年龄在偷偷地长,而我也不断变得成熟,从《格林童话》、《安徒生故事》到《简·爱》、《老人与海》再到《浮士德》、《苏菲的世界》,我看的书越来越多,也发现自己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所以我总是抽时间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面,而且我也把读书看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我相信,读过的书,看过的文字都会是生命最有力量的沉淀。
我喜欢旅游,喜欢去不同的地方,喜欢看不一样的风景。我的家在祁连山脚下,山上有条隐蔽的小路,我总是趁着爸妈不注意时偷偷爬上山,因为我想看看山的另一边到底是什么,可是每次我都达不到目的,所以一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是什么。站在山脚下能够看到远方的铁路,每次看见绿皮火车,我都会向往远方,看着绿色慢慢被白色所取代,时代好像变得很快。第一次坐火车时,心里充满的好奇感完全压过了火车内部的沉闷,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窗外,生怕错过某一处美景,久而久之,火车带给我的新奇感就被疲惫所代替了,但是我依旧会被目的地所吸引,依旧喜欢每一次的旅途,依旧喜欢靠着窗,看着外面流动的世界。余光中说:“旅行的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而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在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这样,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我十分赞同这种说法,当你看过了很多的书,你也需要去走很多的路,其实世界就像一本书,而旅行则是另一种形式的阅读,不为盲目地追求流行,只为给自己的心灵另一种放松。
我喜欢看书,喜欢读别人的故事,喜欢那些优美的文字。我时常羡慕那些会书写的人,他们会把自己写成诗,他们会把日子过成诗,这样的人生似乎很美,这样的人生似乎很充实。走进书的世界,那是另一种感觉,我时常会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通常带入感较强的书会让读者的性格在一段时间内跟主人公越来越接近,有时我害怕读这样的书,害怕自己会变成书中的主人公。曾经有一段时间网上流传说《百年孤独》是中国青少年最难读的书之一,因此我决定一试,当我读到近一半的时候,感觉书中流露出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冷与孤独,就像一个人被遗弃在一座孤岛之上,看不到希望,也听不见声音。就像作者马尔克斯在书中所说的那样:“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是的,这是他对于孤独的理解,但是对我来说这样的感觉让我感到十分难受,甚至有些许压抑,也正因为如此,那本书已在书柜的角落落满了尘埃,我想在这个年龄,我恐怕很难再鼓起勇气将它读完了,很难想象马尔克斯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写完这本书的。与之相反的自然是一些易读易看的书了,那类书读起来轻松,但是时间久了也就忘了书中的内容,即便如此我也会选择去阅读,因为我始终相信它会留在记忆的深处,变成我生命的某一部分。
我喜欢画画,喜欢将看到的世界用色彩表达出来,喜欢把容易逝去的一切用画笔记录下来留成永恒。因为喜欢,我会在叶子落下的时候,偷偷捡回来些许,洗干净然后给它们穿上新衣服,看着它们变了色、被我画成了童话故事,这样的感觉让我很知足;因为喜欢,我会拍下令我陶醉其中的景色,然后用心把它们变成画纸上的永恒,即便它们来年会有相同的景色,但是在我的世界里早已变成独一无二的风景;也是因为喜欢,我总会把叶子当做书签,也会把飘落的花瓣捡起,摆成裙子的模样,欣赏这独特的艺术。正是因为自己与众不同的爱好,我的世界才能和别人不一样,我才能成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当喜欢变成了专业,我想我会把喜欢值发挥到最大,而不是慢慢地怠懈。
与画画相似的是,我还喜欢写作,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虽然没有人为我鼓掌,但是我还是喜欢。喜欢用笔记录下生活的点滴,喜欢用笔记录下所思所想,有时候我也会问自己,这样做到底有什么意义?在这个被碎片化阅读充斥的时代,这样的坚持到底还有多少价值?可是同时我会告诉自己:你的所有文字都是为自己所写,怎么会不值得,只有文字才永远不会消逝。是的,只有文字永远不会消逝,想想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有多少人提笔忘字?想想这个电子化的时代,有多少人还能静下心来看书?想想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又有多少人还在坚持着书写?你所做的都有价值,前提是你所做的是对的事情。有时候我们急于看到结果,总会忽略过程,其实仔细想想如果过程是好的,结果会差吗?时代在发展,但是它没有让我们放弃读书,放弃写作,请让你的心静一静,问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是用心读一本书,还是安静地写一篇文章,我想,无论哪一样,都很有价值。
如果说远方有故事,我想我会启程;如果说远方有故事,我想我会去听;如果说远方有故事,我想我会是故事里的人。如果远方有故事,请你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趁现在还年轻,还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去寻找那些曾出现在梦境中的路径、山峦与田野吧。(学生记者 马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