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消暑老物件

岁月变幻无常, 生活日新月异。早年间人们喜欢的不少消暑用品, 如今已经成为一种记忆。每当想起这些老物件,心中难免有些伤感。

儿时, 我们都喜欢穿木拖鞋, 大人小孩每人一双。木拖鞋又叫 “木屐” , 就是在一块脚形的木板上钉一条帆布带制作成的鞋子。南国的夏季, 高温且多雨, 穿布鞋和皮鞋闷脚, 木拖鞋既舒服又不怕湿, 特别适合纳凉时穿。每当夏季来临, 百货店、 日杂店的柜台上总堆放着大大小小的木拖鞋, 价格便宜, 几毛钱就可买一双。夏日炎炎, 巷子里木拖鞋的 “哒哒” 声, 摊贩叫卖冰棒的吆喝声, 街边树梢上知了们经久不息的鸣叫声……汇成一曲老街巷奏鸣曲, 亲切又动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 塑料拖鞋兴起, 木拖鞋很快销声匿迹, 街巷里再也听不到那种 “哒哒” 声, 商店里也不再出售木拖鞋。如今, 恐怕只有在某些工艺品商店才能看到那种涂着厚漆、 绘着花纹、 造型讲究但价格昂贵的工艺木屐了。

夏夜闷热, 凉席就成了人们喜爱的消暑用品。凉席种类较多, 草编的最便宜且柔软不伤身体, 老幼皆宜。草席尺寸规格多样, 有单人席、 双人席、 儿童席、 枕席等。由于屋里头热得无法入睡, 每天吃过晚饭后, 大人小孩都腋下夹着一张凉席出门, 往街边或离家不远的草坝上一铺, 然后张口就是一嗓子吆喝: “出来歇凉哟! ” 嗓音未落, 就有不少街坊邻居都夹着凉席出来了。不一会儿, 街边边或草坝坝上就横七竖八地躺了一地人。大家一边享受清凉的晚风, 一边天南地北地胡聊乱侃, 聊着聊着就进入了梦乡。待到夜半时分, 暑热消退, 才收起席子各自回家继续酣睡。那份纯粹的闲情, 那种其乐融融的氛围, 真让人心醉神迷。

那些年里, 扇子也是不可或缺的消暑用品。纸扇价格较贵, 属于不折不扣的奢侈品, 你若手持一把折叠式花纸扇出门转转, 一定会让人刮目相看。寻常人家常用的是竹篾扇和蒲扇, 竹篾扇便宜, 在自家竹林里砍一根竹子就可编成三四把扇子, 不花一分钱就能享受到凉风; 蒲扇轻巧, 用起来省力, 很受人们青睐。每次买回蒲扇, 母亲必用零头花布为其镶上边, 镶过边的蒲扇经久耐用又好看。小时候, 夏夜里热得睡不着时, 母亲就用蒲扇一边为我扇风驱蚊, 一边低声吟唱: “扇子扇凉风, 扇夏不扇冬; 等到天凉快, 要过八月中……” 我时常在这温馨的民谣声里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后来, 电扇走进千家万户, 扇子渐受冷落。这些年, 空调也日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扇子几乎被遗忘了, 偶尔间在大街上看到一位上了年纪的人手中摇着一把蒲扇, 心头就会顿生一种亲切感。

老物件都有一段鲜活的生命。那些业已消失的夏日消暑老物件, 曾经陪伴我们度过了无数个暑热难耐的日子, 让我们铭记着逝去岁月里的艰辛, 从而倍加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