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怀揣着万家团聚的喜悦,满载着新春佳节的欢笑,充实而短暂的寒假生活告一段落。回到熟悉的校园,上外师生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已扬帆起航。假期中,分布在各地的上外学子利用短暂的假期,通过走访、参观、实习等多种形式,开展了颇具特色的社会实践。以下为部分院系的来
发挥专业特色 讲好中国故事为鼓励外语专业学生发挥专业特色讲述当代中国故事,提高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的能力,让世界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当代中国风貌,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学生党支部于2018年寒假组织学生党员开展“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中德双语原创微视频制作活动。视频内容主要从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民俗以及参观“从石库门到天安门”所感所悟的党史学习等几个方面进行选取,视频围绕主题内容展开,突出内容,富含正能量和时代感。
通过这样专业化实践性强的学习体会,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德语系学生党员丁奕表示:“通过此次中德双语微视频的制作,我们对身上肩负的对外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这个过程中将会出现的困难及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例如如何用视频或动画配合文字讲解这种更生动、更易于理解、接受的形式,将我们希望讲述的内容以外国友人易于接受的方式讲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锻炼提高了自身的语言与视频处理能力,更体会到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点便是要走出原本思维定式,探寻不同文化中人们思考方式的过程,因地制宜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也同时加深了我们对该文化理解的过程,这对语言文学学习者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缅怀革命先烈 砥砺报国之志在新春佳节万家喜庆的氛围里,上外英语学院党总支布置了一份特殊的“红色主题探访”活动,以“探寻一座纪念馆、倾听一位优秀党员心声、讲述一处新变化”三种形式,鼓励学子们走进历史、聆听故事、感受变化,坚定理想信念。
英语学院研究生李佐腾走进辽西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感受先烈们的爱国之情和骁勇善战。他在感悟中写道,“弹尽的步兵以砖头石块与敌人肉搏,蒙古族骑兵在绕阳河畔纵横奔驰,东北野战军阻击部队顽强抗击,用鲜血为新中国建立了不朽功名。人民群众拥护人民的军队,黑山百姓踊跃参战,积极支援前线,为夺取战斗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烈士的壮志已化作六十四万英雄的黑山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黑山阻击战作为典型的战例,已载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在黑山阻击战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其功名同山河长存,与日月同辉,其精神永远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行!”体悟国计民生 增强实干本领寒假前,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大一学生接到的一项作业让他们有点“懵”。学院要求他们通过查询、访谈、实习的方式,结合专业进行行业调研并提交职业规划。为了完成这份“超前”的作业,大一学生梁潇来到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和几位律师朝夕相处后,梁潇更明确了自己要成为一名职业律师的目标。
为什么要让学生在大一就进行职业调研和规划?上外法学院辅导员王亮说,过去不少学生到了大三、大四,仍旧对自己的未来一片迷茫,也因此耽误了求职、求学的最佳时机。为此,学院认为有必要在学生入学时就进行系统性的引导和指导。“布置这项作业主要还是起到助推剂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到社会中,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思考。”
为了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外西方语系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拿着国旗拍一张与家乡的合照。伴随着回乡的足迹,学生发回了一张张与国旗的合影,骄傲地展示家乡的发展变化和风土人情。系党总支副书记张敏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第一次尝试布置这样的作业,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走入社会,培养社会责任和担当。
假期中,还有很多上外学子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在了解国情与社会、培养自身综合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路上不断探索与前行。假期短暂,但收获绵长。(整理:钱俊妮)